你只能靠自己

标签:
阅读育儿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靠自己去成功》心得
文/飞舞
头一篇文章就吸引了我,题目是:《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
彼时,我正在为小女日日早上的贪睡、听不见让人无比烦恼的闹钟响、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而头疼不已。
“你要用时间的紧迫逼自己有更高的效率,而非用恶性循环的拖延,使自己损失睡眠与健康。”这是刘墉说给她女儿小帆的话。
这段话很吸引我。说明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孩子,在一开始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这是一个人性的弱点。这个时候,就要看旁边有谁引导,或者有谁同行了。小帆的幸运,她有这样一个非常用心的父亲,不仅用心,而且非常善于引导,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以身作则。这一点,他儿子刘轩就深有体会。
刘轩有一篇新作。说到清华大学去做演讲,有一个大学生问他,你最崇拜谁?他突然一下子闷了,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要崇拜谁。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他想到苹果总裁乔布斯,他在任何的一个重大决定前,都会找伙伴一起谈论一起散步。他不崇拜他,因为乔布斯有太多的性格问题。但是,刘轩欣赏他在行动中思考的魄力。
他说前微软技术主管Nathan Myhrvold,正对着一个锯成一半的锅子在生火。这位公认的天才提早从微软退休之后,拿他的亿万财产做各种稀奇古怪的研究,包括以力学和化学的方式来钻研烹饪,去年他出版了一套长达2480页、重17公斤的烹饪参考书。他不崇拜天才和怪咖,因为实在与距离太远,但他崇拜那打破沙锅问到底,透彻的研究精神。
同样的,他也看到父亲,坐在九寨沟的旅馆窗子前,拿着毛笔写生。无论到哪里,无论多晚多累,他永远找得出时间创作,绝不妥协。从小,他父亲就叫他不要崇拜他,但他崇拜父亲那种对自己强烈的自律。
除了这个问题,这本书里还谈了很多。譬如谈出头,谈镇定,谈独立,谈师生,谈时间,谈胜败,谈自尊,谈自然,谈公德等等。我总是先找我要看的内容,或者正好契合我现在的状况而我又无法把握得很好的问题。譬如谈时间,因为这个是主要问题,贯穿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
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那是因为我没有更好的分配时间或者安排时间。同样的,对于小女来说,她也总是感觉时间不够,她觉得不够是因为做完作业练完琴,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睡觉了,有点心不甘情不愿。有时候作业多到琴都没时间练,也许她是故意拖延也有可能。其实,这都是时间的安排问题。她总是在摸谱之前有畏难情绪,然后在摸谱开始练完了练熟以后又特有成就感,周而复始,一直在这样循环。当中若是我有松懈完全信任她不管她或者我偷懒的时候,她也偷懒。事实上,我也经常偷懒,人一累就会偷懒。所以,直到现在,她的琴都练得中不溜秋的。好在,她不厌烦已经谢天谢地了,有些小孩被家长逼得都憎恨钢琴了。这与伊始弹琴的目的已经南辕北辙了。
我看刘墉谈时间,其实就是数学里的统筹方法,就是同一个时间,合理的很多事,如何安排更为妥当,也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事半功倍。看到吧,有时候学什么不重要,不管是数学语文英语还是其他,关键是方法。
还有很多,不一一道来。反正很耐看,我想我会经常翻看的。文字有力量,文字也会让人变聪明,我从刘墉的文字里看到了很多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我想要学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