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生活熬出了汁的萧红

(2012-10-15 12:19:13)
标签:

萧红

教育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呼兰河传》一书心得

文/飞舞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的看了好久。这本书的节奏太慢,我只能看看停停。

 

我会同时看好几本书,也会在一个时间段里很专注的看完一本书。这是我的看书方式,比较随性比较肆意比较随意。

 

每本书的节奏不一样,我总是在不停的调整自己看书的节奏。

 

比如萧红的这本《呼兰河传》,节奏就是奇慢。我无法在她充满了生活原汁原味的、充满了苦难深重的生活苦味的文字里,还能够一目十行的自由的跳跃的观看。

 

比如,吴淡如的《亲爱的孩子》,就有让人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事实上,这本书这类书也是我所认为的节奏比较快的一本书,既让人感觉心里甜美,也让人有抑制不住地看下去的念头。

 

比如,台湾的金韵蓉,她的《爱在左,管理在右》,就是介于上述两本书之间的节奏的一本书。不快不慢,比较稳当的速度,就像金韵蓉坐在你对面跟你娓娓交谈一样,让人很是窝心的,看着她亲切美丽而又自信的笑容,听着她淡雅而不缓的叙述生活,叙述她的优秀儿子和她的精油芳香给生活带来的美丽情怀。

 

比如鲁稚的《让孩子心灵强大》,也是一本和金韵蓉的书节奏差不多类型的书。可以看看停停,可以停停看看。有时间可以一口气看完,没时间也可以看一点放一段时间再看。

 

只是,这本《呼兰河传》真的是被萧红写得了千回百转,把那个时期的苦难生活写了个透彻写了个透底写了个透心凉。

 

我看过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是讲人生的春天也是熬出来的。这个春天非季节意义上的春天,而是一个人醒悟开悟的时候。如果说池莉的文字和文章也是这样在生活中熬出来的话,那么,我觉得这样形容萧红的文字比较贴切,就是,萧红的文字直接把生活给还原了。

 

是的,萧红把自己所看到的生活,通过眼睛通过手再通过手中的笔,真切真实的还原了出来。这生活,无论好的不好的,都有,大部分是不好的,好的快乐的也有,只是,在那样的时期那样的年代,仅有的快乐,也是那么的丁点儿让人觉得可怜。她甚少谈及自己的感受,她只是描述生活。

 

她的《生死场》,还有《王阿嫂的死》,都是,只是描述生活,不谈感受。看她的文字,就是在观看历史,观看三十年代的那些人的生活。怪不得鲁迅也喜欢她的文字,因为她的文字虽然不评论不谈感受,但是,还原出来的生活,却有着震慑人的力量,相比现在的生活,夸张到可以用地狱和天堂之分。而萧红的文字,因此也就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真实的生活恐怕要表达的,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了吧。

 

我在读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沈从文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小说。小说,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只是,生活远比小说要复杂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