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当当约评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文/飞舞
雷妍,一个我很陌生的名字。可是我却喜欢上了她。
如果说我一向喜爱的雪小禅,她的文字是颓废而又热烈的;
如果说我一向欣赏的安妮宝贝,她的文字一向是沉重而又内敛的;
那么,雷妍的文字,则是清淡的、淡然的、沉重的、从容的,也是清冽的。
我很喜欢她的文字,超级喜欢,因为清淡,因为淡然,因为沉重,因为从容,因为清冽。
她的清淡,在《浣女》的真实,文笔清新流畅自然,情感的真实,画面的真实。旧社会媳妇阿巧的隐忍和乖巧,婆婆的嚣张和跋扈,丈夫对于母亲的威慑以及对妻子现状的无能为力,都被雷妍的妙笔刻画得一清二楚。人物形象非常的清晰,对于心理的表达和描述有着很强的功力。
她的淡然,在于《林珊》的友谊。好朋友之间的甜蜜相处互相打趣。对于情感的羞涩和难以控制的最初的心跳,以及最终对于情感的无法把握而选择的结果,让整篇文章充满了一种盈盈的心动。
她的沉重,在于《山洪》的悲剧。无论哪种情感,只要是真实的情感,最初都是美丽都是无比的吸引别人的。但是,这样的情感若是不落实到生活的实处的话,是不会长久的。即使落实到了生活中,但是如果不是违背什么社会规则的话,终究会形成一出悲剧。情感是美丽的,是好的,但是,还得看时间是否合适。有时候对的时间未必遇到对的人,但是遇到对的人的时候,往往有可能时间对不上,徒留长叹空悲恨。虽然文学的悲剧总是非常地吸引人而以此永恒,但是,看完这样的故事,总是觉得如鲠在喉,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她的从容,在于《雪》、在于《前路》《绿舟》,在于《黎巴嫩的香柏木》。文风淡然、清新,视角独特,具有不一样的美感。
她的清冽,也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在于《良田》。前前后后,后后前前,粗粗细细,细细粗粗,雷妍她都梳理得清清楚楚干干净净,思路的清晰是她讲起故事来游刃有余。其实每一篇她要表达的观点都是很清楚地,哪怕一个不经意的想要表达的描述不清的话语,她也有本事从里到外从外及里的剖析个一干二净。
这是一种本事,也是一种能力。
因为对这样的文字好奇,我仔细的看了看她的简介,红颜薄命。我一向惜才爱才,直觉可惜。1910年出生的女子,1952年去世。雷妍本名刘植莲。1937年从湖南回北平娘家时正值“七七事变”不能南返。生活的重压反而使她拿起笔在虚构的世界中释放着自己的才华。作品的发表于出版使她迅速蹿红,成为当时备受欢迎的作家。才女生涯极其短暂,但是,出版了6本小说,还有一些未编入集的散文和诗歌作品。
一声叹息啊,这么好的女子,这么优秀的才华,连老天都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