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见到了2000多岁的兵马俑了

标签:
西安 |
分类: 旅游札记与网络情缘 |
——2012西城游记7之兵马俑参观
文/飞舞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兵马俑了。
这个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让举世瞩目的兵马俑;让小女学了课文之后心心念念的这些不是真人的真人,今天,2012年7月11日下午,终于看见了,终于一睹其英姿飒爽的形象。
据说,他们被出土的时候,衣着服饰颜色极其的漂亮,红的盔甲蓝的裙,手臂是皮肤的颜色,脚蹬黑色的靴。但是,可悲的是,由于接触了空气,出土三天之后,全部被氧化了。被氧化了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千篇一律的灰不溜秋的模样。也正因如此,所以,我们去看2号坑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看到,只看到起伏的泥土,兵马俑的影儿都没看见。哪里去了呢?
耳听得导游的声音:因为1号坑被挖出来后,出现了这种状况,只抢拍到了一些极其珍贵的照片。所以,在挖掘2号坑的时候,挖出来了,但是又马上覆盖了。为何?怕再次被氧化。什么时候能看到?等到国家能够研制出如何防止兵马俑身上的衣服被氧化的有效办法之后,我们才能目睹到2号坑的兵马俑身着彩衣的风采。
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参观兵马俑的状态也不为过,太多了,太挤了,让人有点望而生畏。有点想退却,只是,花了那么多的银子,到了西安,就是为了目睹这些兵马俑。这个是最主要的景点,其他的什么景点,都是锦上添花作陪衬的。
什么人都有,什么种族的人都有,什么民族的人都有。足见,兵马俑的魅力。
其实,兵马俑也就是这样,是一些泥做成的人,只是因为岁月的久远,历史的文化积淀,才形成了人们今天对兵马俑的认识。单单从这些泥人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的,就是因为被附着了太多的历史文化,而是这些泥人身价倍增,也使得今天的西安在世界被闻名。
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正在揣思,为什么兵马俑会吸引那么多的人过来看他们?甚至不惜远赴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或者入吾等尔辈在城市的上空穿越,从一个地方飞跃到了另一个地方来看这些毫无生气的兵马俑。我在网上还看到,有人不止一次去看兵马俑,前后两次间隔25年,两次观看效果的感觉都不一样。而且,他们凭什么会得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呢
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听见导游在声嘶力竭的自问自答:“为什么……呢?因为三个字:大、多、精。”呵呵,我运气好,正好听到答案,说明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导游说,因为数量之大、做工之精细、人数之多,所以堪称世界之最。
怪不得了,数量之大说明排场大,很多事情一旦有了排场,气势就大了,大了就有一种震慑力;做工之精细,说明那时的人们对做事的态度非常的认真,尤其是在兵马俑的头发上就可以看见,是一丝一丝头势非常清楚而不是一缕一缕敷衍了事的;人数之多,说明一种气场,只有气场强大才能有凝聚力有感染力。也许,这些的这些,就形成了独特的兵马俑时代。原始秦始皇的私心,想在死后,让灵魂继续在地下的王国里面继续他的权威,不曾想,2200年后,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说到做工精细,有一点非常让我上心。在参观1号坑的时候,当中有一些散落在黄泥土堆上三三两两的青砖。据说都是从民间收集过来的,如果仔细看的话,这些青砖上的哪个角落里,都刻着某个人的名字。听闻当时的管理应该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哪一块青砖质量不好,那么上级部门就会找到这个人算帐。这个说明什么问题?我的看法,一个就是当时的管理非常有办法且严格;一个就是当时的人们做事态度非常的认真。无论是被逼得也好,自愿的也好,只要管理得当,小细节就会成就大事。
这个导游非常有趣,她调侃,这样一块青砖的价格,相当于上海的两幢房子。但是,她又用压低了的声音提醒,不要动坏脑筋啊,不然你就到了哪里去了,然后有人就帮你送饭来了等等大家一听都明白的话。
呵呵,真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