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音乐当语言一样去进行(上下)

(2012-05-24 21:52:32)
标签:

choir

教育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2012524师大听王瑾讲座有感

/飞舞

 

(上)观看篇

 

我在看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招生选拔情况,非常地吸引人。当然,是视频。

 

 

“我觉得,我能胜任这个角色,要是我不能的话,那么,他应该行。”一个稚气未脱的小男孩,大概10岁左右,面对着考官,有点吞吞吐吐,“但是,我很希望,我能出演这个角色。”

 

 

另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孩。“我是出生在单亲家庭,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爸爸。我有一大堆的兄弟姐妹,为了照顾我们,我妈妈必须要赚好多的钱,这样才能养活我们。我很喜欢唱歌。”这个时候,镜头切换到门外,有很多如他一样年龄相仿的小男孩窃窃私语,“看他编的,挺像样的。”等这个面容清秀的男孩面试结束出来的时候,门外的这一堆男孩都取笑他:“喂,瞧你编的,是为了让考官同情你吧?”看视频的我以及身边一起看的人,一下子笑了出来,多么可爱的孩子,说明他多么想通过这个选拔考试,成为这个合唱团的成员。为了通过,甚至不惜编造可怜的身世,来博得考官的同情,呵呵!

 

 

“我很喜欢唱歌,也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人讨论唱歌,”另一个长相俊美的小男孩,带着甜甜的笑容,轻声地说。他的歌声清澈明亮,嗓音甜美。

 

 

……

 

 

镜头又切换到打节奏的一面。好多的男孩在那里,手里拿着不同的鼓之类的东西,在拍打,互相配合默契。一个合唱团,不仅仅是唱歌,还包括了打鼓,包括下去打球,包括一起狂欢类的游玩。这些,只是这个维也纳合唱团一些侧面的生动地播放。学合唱的他们,是那样的自信、积极、和谐、默契、纯真……

 

 

这是王瑾播放给我们看的一段,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国际上的比赛,比如印度尼西亚最近几年的比赛,很民族。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中国的合唱团出去比赛,一定不要忘记自己民族的东西,那才是我们的法宝我们的魅力所在,别人学都学不走。

 

 

因为7月国际合唱赛事马上就要来临,所以,王瑾组织了这场讲座,两个星期四两次。我上周有进修,去不成。这周早早做好了准备,决不错过。果真,一天下来,收获多多,庆幸自己的决定。

 

 

当然,很多时候,是要结合自己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夺的。虽然这个国际上的参赛对我等来说,是有点不太可能的事,不仅仅是因为在人事上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这种到国际上去参赛,都是自费的。又麻烦又琐碎,谁都不会轻易去挑这个担子,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一般我们都不会去自讨苦吃地去做。

 

 

王瑾提到了这个情况,她说怎么办?那就来听听好了,就当是长长见识了。那好吧,我就是来开阔视野开眼界长见识来得了。不曾想,后面却听到了很多我想要听的东西,甚至对我业务上对我的感悟生活的能力上都很有帮助的东西。心存感激打下这些文字,就是为了这样一份感恩,感谢今天的奔波,让我有和过往不同的体验。

 

(下)业务篇

 

关于指挥要做的事情,我大致的归纳了以下一些内容。经典的一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结合听到的内容,用我自己理解过后的语言,成就下面一篇对我业务上很有帮助的小文。

 

 

首先,指挥要懂得心理学,要去研究《教师心理学》、《观众心理学》、《评委心理学》。

 

 

为何这样说?研究教师心理学,是要懂得如何去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去喜欢你,甚至崇拜你;研究观众心理学,譬如一台晚会,观众有哪些人?层次如何?喜欢的欣赏音乐的方向在哪儿?研究评委心理学,要知道评委是哪个地方的人?尤其去国外参加比赛,哪一个国家的评委?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此等等之类的,自己要懂得,至少要懂一点。

 

 

其次,参赛曲目的选择,凭什么去选择这首曲目?

 

若平时缺少排练,那么你选何种歌曲?一定是欢快的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歌曲。而且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假设5个问题?

1、这题目对合唱团有提高吗?(对合唱团的孩子负责)

2、这首曲目对观众有启发意义吗?(对别人负责,有可听性、沟通性等等)

3、在指挥时,这首曲目对你的指挥有帮助吗?

4、不要碰自己的软肋,譬如去美国参赛,不要唱美语。

5、不要选重复性很高的歌曲,对比越高越不好。

这一切说明一个什么问题?那么多的问题,只能证明一点:指挥的眼界有多宽,合唱团就能走多远。一定要多听、多看、多学习。

 

 

第三,选曲从四个方面去考虑。

1、题材

2、体裁

3、风格(这里有两点,要了解自己的特点;要了解自己团队的特点。而且自己和团队的风格要统一,俗话说要气场相合,这个很重要)

4、难度系数(这里有技巧难度和细节难度之分。技巧难度不可取,但是,细节难度却很难把握。譬如说情感表达不出来;譬如平时不训练的,成为营养不良团队,要输送营养;譬如对曲子的新鲜感时期很短怎么办;譬如形式上难,要有取舍,用音乐性来弥补技巧性等等)

这里,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指挥要学会提高自己。

 

 

第四,指挥要了解自己

1、从自己的强项入手;(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们开公开课也是如此)

2、风格是否适合舞台。若是古典背景,那么对词义的理解都要表现出来,甚至与到词到句。若指挥的作品很澎湃,而自己很内敛,适合吗?

3、指挥的动作切忌过多,动作越少,气势越大,对指挥动作要设计。

4、冷静的选材,考虑团队的弱项在哪儿?需要哪儿提高?

5、培养对作品的喜爱,并置身其中。

 

 

第五,应战技巧

1、备战自己——学会冷静地听,这一点,很重要。

2、备战团队的准备

 

 

第六,对平时无训练的团队的建议

1、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对平时的训练要有计划性,每次都有突破点;

3、调整团员心理状态激情点

4、调整团员突发事件应急方向的发展

 

这里要注意一个心理和生理过程的变化的问题。譬如,

心理上升,生理下降,没声音,不行;

心理不行,生理不行,也没声音,也不行;

心理、生理同时上升,声音又太大,也不行。

这里有一个平衡的说法。我说不清楚,反正,万事万物都是相同的,自己去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