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飞舞的女人
风中飞舞的女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056
  • 关注人气:29,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越才能的秘密

(2011-04-27 08:55:46)
标签:

卓越

育儿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之经典摘要

摘录飞舞卓越才能的秘密

 

1、和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着。我们内心的火焰被泼上了一盆冷水,我们的努力被抑制。我们只利用了我们心智中很小的一部分潜力……只有非常优异的人才会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利用到极限。——19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先驱威廉詹姆士

2、计算器的发明则给了没有这种能力的对手提供了便利的武器、削弱了他的竞争优势。

3、“深度训练”,即大约十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

4、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你就能开发出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能力或“天赋”!

5、在未来全球化的竞争中,才能或者天赋是我们制胜的本钱。沦为“蚁族”,是现在大学生缺乏必要才能的一个核心的原因。

6、一个放牛娃可以毫不费力的成为状元,一个不成器的富家子弟则不管请了多少家教、上了多少班,就是连个秀才也考不取。

7、一旦人有了动机,就有意志突破自己的极限,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

8、天才从来不仅仅是天生的,更是培养出来的。再大的天才,也需要十年修炼成器。这一“十年定律”于1973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总结出来的。

9、中国人所谓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也是通过直觉和经验归纳了这定律。

10、莫扎特的音乐优美动人,但听起来全不费力,和充满了挣扎和奋斗的贝多芬成为鲜明的对比。乐迷们经常说“巴赫是神,莫扎特是天使,贝多芬是人”。

11、莫扎特是举世罕见的天才。问题是,这样的天才,是否能突破“十年定律”呢?莫扎特的父亲本身就是个有名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就对之进行了严格的作曲和演奏训练。

12、从第一个发表作品到最好的作品又是10年。天才是需要时间磨炼的。

13、自己整个的小提琴练习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部分:自己单独练习

14、大家也都一致认为,单独练习是最苦最枯燥的。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之间有着不同:一流和二流的学生,每周单独练习24小时。三流的学生则仅仅练习9小时。另外,一流和二流的学生单独练习的时间多在上午后半段和下午前半段经历最旺盛的时刻,三流学生则在下午快结束的时间练习。最后,一流和二流的学生晚上睡得多,下午也更经常小睡,说明单独练习非常消耗精力,需要更多的休息才能恢复。

15、这些你不可能超越的天才,其真正的本钱是他们的童子功。他们并不比你聪明,但他们练得比你多得多

16、寻常的人经过高水平的职业化训练后,所获得的才能在那些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人眼里就是天才式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才能,已经是在现代社会成功之必需。

17、Professional (职业的 、精湛的)/professionalism(职业精神)

18、你经过努力而没有成为天才,往往是努力不得法,而未必是能力不足。如果努力都不努力,所谓能力极限只能是自己的想象

19、庖丁脂素以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几乎到了闭着眼睛也能操作的地步,用心理学的分析就是他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技艺阶段。这种技艺往往就是大师的技艺。

20、大多数读者都记住了“游刃有余”,却忘了如此精湛的庖丁,还要特别强调:“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他见到复杂的筋络骨节,一下子提高了警觉,注意力特别集中,行为缓慢而小心。这其实已经不再是“自动化”的技艺,而是对“自动化”的突破。

21、深练,意思是一般人练得浅,水平自然平庸。天才则练得深,能超出凡人之上

22、经常看足球的球迷大致都能发现:欧洲队组织严密,有许多套路,但比较死板,巴西队则是即兴发挥,不落俗套,最不可预测。

23、瞄准每一个细节的练习要不断的重复。美国最著名的一位棒球手练习击球竟要练到手出血为止。不过,这不是机械盲目的重复,而是在不断的及时反馈中的重复,每次重复都意味着对前一次的修正。这样才能精益求精

24、在高水平的领域,你不能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必须经过高手的点拨才能提高。

25、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证明,即使是高强度的训练,练习时间并不能换来水平的提高。比如,在练习数字记忆时,单调的重复练习会使进步停止,而善于创造性的把数字记忆和自己过去的相关知识、经验练习起来的学生,则会突飞猛进

26、记忆是一种活着的结构,是个能够无限发展的脚手架,通过遭遇和克服障碍所刺激出来的神经冲动越多,这个脚手架就越大,我们学习得就越快。

27、画家吴冠中说,我画一张画多痛苦啊!除去大量的写生不算,还经常在画室里苦熬,呕心沥血,闹得精疲力尽。伟大的作品那个不是用生命熬出来的?

28、因为要面对自己最大的弱点、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为突破自己的极限而在没有直接奖励的情况下反复地“和自己过不去”,因而是最枯燥乏味的。还有,这种练习对精力的要求最高,不能持续太长,需要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不过,也正是这一最不愉快、最伤神的过程,提高了你的技艺

29、天才的训练过程:第一入门期,孩提期,38岁,以游戏的方式参加有关活动;第二是准备期,开始进行漫长的正规训练,时间经常是达到10年左右。第三是职业期,此时孩子已基本承认,开始了在特定的领域从事全职的训练和工作。对于真正的天才,还有第四期,那就是大师期。在这几个阶段中,深练从准备期开始,强度不断增加。

30、“努力限制”则是指人在精力上的局限。“深练”非常枯燥,对身心的消耗也非常大。人对这种训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孩子,在开始时,每天的训练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小时。

31、专家们建议孩子开始时最好把练习分成1020分钟的小节,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

32、“深练”的目的不是让人显示自己最精彩的东西、通过享受自己的优异而愉悦,而是要暴露自己的问题,要在自己最别扭、最有挫折感的地方反复,或者说就是让自己难受、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33、讨论教育的内在问题,怎么突破“努力限制”和“动机限制”,尽可能延长有效的“深练”时间,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34、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我练和我要练。这两种态度,对练习的质量和数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任何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要有超人的成就,首先的条件是喜欢、热爱、甚至疯狂。

35、耶鲁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教授弗莱德曼特别强调:“千万不要满足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你要多带她听音乐会,但不要超过1小时。”

36、动机强的学生,则可以废寝忘食,甚至付出超出其体力极限的努力。

37、深练”在方法上的翻新能力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一个好老师就变得非常关键。

38、天才的培养,则是个非常独特、难得的过程。人要赶上许多机缘、运气,才会获得天才训练的机会。如果把天赋当成上天的礼物的话,这种礼物恐怕就是操作成功的“深练”

39、在学习这一游戏的头20分钟,大脑处于总动员的状态,到处出现亮点,说明大脑处于相当的活跃状态。在此之后,每隔10分钟大脑的活动都显示出明显的减弱,亮点越来越小。

40、看看一个钢琴大师的演奏就明白:他的手指快得如同蜜蜂翅膀的振动,你肉眼看不清楚、数不过来,要衡量其速度,非要借助高速摄像机才行。人的手指怎么会快到超出我们肉眼能观察的范围?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钢琴家经过几十万个小时的练习,其神经纤维网络反复向手指传达的信号刺激了髓鞘的发达,使这一神经纤维网络传送信号的速度和强度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神经系统。

41、一个10岁的孩子面对解不出来的题搓着手、兴奋地叫起来:“我就是喜欢挑战!”另一个抬起头来非常愉快地摆出副小权威的架势说:“哈哈,我希望这将让我很长见识!”人的素质是通过努力磨炼出来的。他们不惧失败,甚至不认为自己失败,而是专注于学习本身。

42、天才的创造力都展示了三大特点:第一,越早熟的人一生的成就越大;第二,贡献大的科学家不仅起步早,创造力维持的时间也唱;第三,成就高的人每年的“产量”也大。在许多特专领域,早期教育几乎决定了一切。

43、洛克菲勒:他老师评价,我记不起来他在任何地方有任何优异的表现,我只记得他干什么都很用功,很勤奋。

44、奥美广告公司总裁大卫奥格威在纽约《广告时代》评选出来的20世纪最伟大100位广告人中排名第四。但他曾经被牛津除名,在巴黎的厨房打工,在苏格兰贩卖锅灶,在宾夕法尼亚种地。如此混了17年,谁能想到他会统治世界广告业?

45、小布什:四十多岁还是个一无所成的酒鬼,也许他是个最糟糕的总统,但至少他当美国第二大州的州长还是颇有成就的。

46、日本选手荒川静香从5岁练习滑冰,到冬奥会夺金时已经练了19年。根据保守的计算,她在19年间至少承受了两万多次臀部着地的重摔。

47、要成为天才,毅力比智商更重要。成功要求一定的智商。但智商达到一定的基准后,你就“够聪明”了,成功就需要更多智商之外的因素。

48、除了运气外,在成千上万有她那样的天才和训练条件的女孩子中,肯像她那样十几年如一日的反复在冰面上近乎残酷的摔打自己身体的人,就那么几个。

49、牛顿的智商据说高达190分。我们都知道牛顿看苹果落地的神话:1666年他为了逃瘟疫而避居相间,一天出去散步偶然看见苹果落地,一下子顿悟出万有引力定律。他观察钟摆运动就花了至少几个星期,笔记满满的几大本。他甚至记录了钟摆平均每小时摆动1512次的数据。

50、先天素质,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在能力或自然能力,激情和刻苦精神。天才是那种“能把激情和能力结合而进行艰苦工作的人。”

51、智商以外的气质:义无反顾、全身心的投入、乃至对其他事情都不闻不问,注意力超人的集中。

52、人所拥有的“自然能力”或“内在能力”是一种才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能力,发疯忘我地工作,则又是一种才能。在有第一种才能的前提下,第二种才能就成为成功的关键。

53、人的两种气质:进取型和固态型。

54、成功最关键的因素: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适应力

55、进取气质的人认为,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哦,自己的潜力是深不可测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冒险就没有赢的机会。因而总是把失败看成是成功之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