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我所喜欢并欣赏的人和语言

标签:
于丹俞敏洪 |
分类: 平淡岁月 |
文/飞舞
我喜欢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的博客,经常在里面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积极生活的状态,一种努力求知努力战胜自己不畏世间艰难的精神。
我喜欢于丹的文字,看她的文字,像是她就坐在我对面于我娓娓而谈一样,那般的自然那般的流畅那般的家常。而她最喜欢的一个词“穿越”,也是我所极其喜欢的一个词语。横看竖看这两个字,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生活、感动和悸动。也许是我主观了点,但是,我的确爱听她说话。我在《时尚》杂志上看过对她的采访,细细的感觉,优雅的体态,温柔的情感,平和的心态;我在《读者》上看过她写汶川地震后她上课时对待学生的那种内心的无法言说的心悸;我还看过她的书,在我生日的时候,老公送给我的于丹的文字,让我受益匪浅。
且让我摘录一些他和她的话,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受益,或许不是所有的话都能让你有所共鸣,但只要有一句,只要有一句能对自己有用,就已足够,就已体现了这文字的价值了。
俞敏洪:
但求成长,不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成功最正确的道路。如果我们只向往作为结果的成功,人生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一只蝴蝶飞向天空,展示了她所有的美丽,但在美丽的背后,她曾经有过毛毛虫笨拙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在黑暗之中的等待和化蛹成蝶的痛苦。
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心灵的富足是真正快乐的源泉。(我超级喜欢这段话,因为感觉自己现在就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不和别人比较,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要有相当的自制力。显然,能和这段话产生共鸣,必定是因为我已经做到了,且正在进行时当中)
自信来自于内心,而不是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和别人比较永远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自信。比较的结果不是产生虚妄的优越感,就是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两种感觉和真实的你无关,也和自信无关。自信是一种自我肯定,肯定自己在某些方面能够做得比较出色,而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好。
什么叫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阶段性的成功,就是让他们的成绩达到预期。第二是快乐,快乐的内涵是让学习成为幸福,但是我们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把孩子学习的快乐变成一种痛苦。请问世界上有几个智商超高的人,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一天学14个小时,还开心得不得了?
于丹
一群人可以是一个团队,也可以是乌合之众。团队意味着精神上的契合,目标上的一致,行动上的配合,困难中的鼓励,失败中的给力;团队意味着你可以孤独,但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战友就在你身边伸手,团队就在你身后扶持。
有的人常常因为对自己的形象、气质不满,形成自卑心理,去整容或者故意装出一种更好的形象来。其实你本来的形象气质可能就是最适合你的,因此也是最好的。要让别人喜欢你,就要先学会喜欢自己。真正有吸引力的形象、气质,来自于人生不断的历练和通过学习不断的增加内涵,同时保持本真本色的大气。
女人是谁——她们是妻子,这是世界上最亲近的称呼,当男人饱经沧桑的时候,妻子的怀抱是人生最安全的港湾(当然有时候也有暗礁)。女人是谁——她们是男人的梦中情人,如果说男人有很多梦想的话,他最美丽的梦都是围绕着心爱的女人做的梦(当然梦有醒的时候,那个时候很残酷)。女人是谁——她们是工作场所的精灵,她们让工作场所变得更加欢乐,她们用微笑让男人们更加充满创造的活力(当然和女同事斗争起来男人会输得很惨)。女人是谁——她们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一群人,把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的人,让阳光更加灿烂的人(当然发飙的时候天当场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