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飞舞的女人
风中飞舞的女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056
  • 关注人气:29,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救救我们的教育救救我们的孩子

(2011-02-16 09:46:19)
标签:

少儿

分数

救救

解决办法

阳光之家

教育

分类: 平淡岁月

救救我们的教育救救我们的孩子

作者:飞舞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和老师感叹: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追求分数和真正提高素质教育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快乐的自主的带着迫切的愿望去学习?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那些真正关注教育的所谓干部,真正的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的来拯救我们的教育?

 

因为择校而发展的奥数的疯狂屡禁不止;因为择校而衍生的周末学校让学生不得不前往唯恐落后的苦不堪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使孩子本因快乐的童年,从此压上了重重的压力。一切皆因两个字:分数。

 

我们的教育,因为太注重分数,极其注重分数而有点极端有点过分有点本末倒置了。多少学生心理不健康?多少学生是脸上有着笑容的来学校的?分数重要吗?重要。可是,分数固然重要,比分数更重要的事情有吗?有。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现在都似乎逆转不了。

 

为什么报纸上一直发布给学生减负的消息,却使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什么在一而再再而三的保护孩子快乐学习的问题上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却使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不用问,只要看看学生的脸色就可以知道,一大片的菜色,而不是彩色。

 

诚然,一味的怪责哪一方都是不理智的,先来我们来分析的看几个片段:

 

家长方面

 

一个学生因为成绩一直是年级末尾,她的家长终于被请到了办公室。怎么看这个家长,自己打扮得挺有模样的,身后跟着她那个低着头看似充满了自卑的女儿。老师数落她上课不专心听讲,才刚讲了一句,就引来了家长的长篇大论:所有的课都请了家教,还是一对一的;怕在外面听课不认真,所以,把老师给请到家里来了;在我眼皮底下,她还会认真点,在外面我就不知道了,花了那么多的钱,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在一边做我的事,但是她们的谈话却无孔不入的进入了我的耳朵。我抬眼看了一下那个学生,小脸涨得通红,始终低着头。预备班的时候,我教过她,刚刚进来的她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等她们走后,我对同事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妈妈,那绝对是一个孩子最大的悲哀。因为这个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依赖于老师,而她自己只知道付钱却犯了个最根本的错误,就是不动脑筋不懂得反思孩子今天走到这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同事点头称是,言:“我现在不明白,为什么家长那么迷信家教?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她一个人对一个孩子都对不好,何况我们老师要对待一大批的学生?”

 

我的观点:“是家长笨呀,迷信家教是因为他们笨得找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所以才会一味的埋怨孩子依赖家教甚而迷信家教,却把孩子弄得越来越糟糕。”我一直坚信,那些优秀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成长生活中的老师,更是半个优秀的心理老师。

 

学生方面

 

我昨天上了一节初三的课。上到一半,吓了我一跳。因为我发现,学生中很多都是看上去不甚积极的。从坐姿,从看人的眼神,从脸上的面无表情,都可以看出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看上去是比较健康的,我指的是心理健康。我喜欢从细节来观察。在一开始的注意力训练方面,我也发现了,积极地学生反应很快,而那些貌似颓废的学生,总是反应慢一拍或半拍。

 

在上了一半的课之后我终于找准了一个时机,切入了这个话题。凡事都有正反两面,顺利地环境固然好固然可喜,但逆境更能锻炼一个人。我们现在学习任务虽然很重,但是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成才的动力。小草尚且有从狭缝中努力向上积极寻找阳光不怕风吹雨打的精神,何况我们?我去过阳光之家上过课做过志愿者,看到貌似正常的他们,才真正感觉到,坐在我面前的你们是多么的幸运!因为相对于你们来说,他们是残缺的天使,而你们,是受了上天的眷顾才完好无损的成为了一个正常人。仅这一点,就应该心怀感恩的生活和学习,难道不是吗?

 

老师方面

 

作为老师那么多年,深有体会。我们初三的老师多苦啊,那个办公室里的气氛多压抑,每个人似乎都成了工作狂。她们自己打趣,不是在教室里,就是走在教室的路上。其实每个做老师的人都知道,学生更辛苦。现在的学生物质生活都不会差到哪儿去,但是,精神上很痛苦。老师即使有时知道,但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因为上面的命令,一层压一层,一级压一级。分数好,说明教学的质量好,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是,因为过分追求分数而带来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及后遗症却正在呈稳步上升。报纸上每年都会有学生自杀的消息。前段时间,华师大附中高二的某一学生自杀,据闻,就是因为参加一个全国比赛,只拿了个二等奖。清华大学许诺他,只要他能考一等奖,就给他留个名额。但是,很可惜,他是二等奖里的第一名,于是,悲剧发生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不健康的例子,注重分数到了一切可以拿生死来衡量的地步了。那个学生很聪明,我教过,经常或全国奖的。多么可惜的一个人才的陨落!

 

记得我去年去进修的时候,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在课上深深的慨叹:现在我们的教育,真的是走上了一条畸形的道路,而且扭得扭不过来。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一个装蟹的篓子,里面有很多的蟹。很多蟹都想爬出去,但是,爬到口,就被紧跟在后面的蟹给拽了下来掉下去。然后,拽下其它蟹的蟹继续往上爬,却被它下面紧跟着它的蟹给拽了下来。就这么周而复始,永远没有蟹爬出那个光明的口。简而言之,不是没有改变,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改变必然会遭受许多重重的受阻的因素。让人悲哀的现状啊!

 

怎么办?怎么救救我们的教育?怎么救救我们的孩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孩子的脸上都没有了笑容,这个民族还是健康的吗?追求上进追求成功固然没有错,但一味的为了追求很多形式上的成功而忽略了很多本真的东西,是不是太过分了?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思考一下,特别是家有学生的家庭更加是,因为在近阶段依靠我们自己个人无力改变状态的情况下,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让自己成为半个优秀的心理老师,同时,还不忘时时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挖掘孩子身上宝贵的潜力。这是我的观点,忧虑和自我解决办法同时存在,但是,这也只是针对我自己想出的适合我的办法而已。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