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经典摘要
(2010-11-24 17:10:40)
标签:
56号校园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经典摘要
1、“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育才不如育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2、什么事热得不行,一定是病得不轻。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才也是一场噩梦。在众人皆醉的环境下,保持异乎寻常的清醒,这就是奇迹。
3、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得到尊重,谦逊得以发扬。
4、“小红花”不如明是非。这种行为在道德方面只是初级阶段。
5、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第六阶段的学生怎样过?雷夫老师诠释: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6、抄近路不如走弯路。最佳的教学不是老师和家长说个不停,而是像雷夫老师一样不去阻止,让学生去犯错。
7、让孩子们展开探索的翅膀,让他们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远方的路虽然太凄迷,但这样的孩子更知道怎样保重自己,这样的接班人将更有挑战力。
8、省吃俭用不如能赚会花。每个孩子都有一份不同的工作,都有一份虚拟的薪水。这薪水可以存在银行。储蓄的用来干什么?可以支付课桌椅的费用,多的可以买下产权,够多,可以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收取租金。还可以在班级拍卖会上购买文具用品,让他们自己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
9、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