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寂静清晨
(2009-12-18 10:13:49)
标签:
目送杂谈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一个人的寂静清晨
——我看《目送》之悟
作者:飞舞
因为受凉,喉咙有点不舒服,在闹钟铃响之前的半小时,我醒了过来。拧亮左手边书桌上的台灯,暖暖的暗黄色光线霎时泄了出来,柔和的弥漫了整个房间。
我在做梦,梦见堵车,我要去单位开会,和好多好多的同事一起去,还要送小儿上学……终于不堵车了,到了单位,我却不认识这个地方,呵呵!真奇怪!又急着要上厕所,于是,我就醒了。醒来去卫生间后回到温暖的被窝里,却不愿也不舍得再睡。这早晨静谧的时光多好呵!只听见小儿在我身边很轻轻浅浅的均匀的呼吸声,似有若无,粉嫩的小脸沉醉在令人旖旎的梦乡里,因为沉睡中有时她也会笑,呵呵!只听见老公在隔壁的房间里轻轻打呼噜的声音;只听见书桌上小小的闹钟永远像个忠诚的卫士,永不知疲倦的机械的在走着路,到了设定的时间自然就会叫醒我。好静呵!连冰箱也没有了动静,楼道里也没有走过的声音,窗外更是寂然,只听见偶尔的几声猫咪叫,轻微而又遥远。夜,真是沉真是默呵!这样的时光,众人皆醉我独醒,感觉如一种奢侈般的享受!我是非常非常的贪恋这样的时刻的,于我内心而言,我无时不刻在乞求着这样的宁谧时分,岁月犹如定格了一般。感谢那个梦境,让我在这样的时刻醒来。我不是弗洛伊德,也不会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梦境中的情景代表什么意思,但是我还是很感谢,感谢这个有梦的凌晨,让我提早醒来,提早醒来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时光。曾有一段时间,我非常苦恼,因为我有着婴儿般的睡眠,时常头一沾枕头就能一觉睡到天亮,呵呵!所以,我就尽可能的晚睡,似乎晚睡一点,时间就这样被我轻轻盈盈的握在手里了一样。也可能最近睡得早了,就醒来早了,呵呵!
随手拿起旁边椅子上的一本新买的《目送》,龙应台的最新作品,才刚翻了几页,就忍不住地笑了出来。聪慧如冰雪的龙应台;睿智如神者的龙应台;内心世界如此丰富多情又理性的龙应台,堂堂的大学教授龙应台,在自己17岁的小儿子华飞之前,因为看东西用手指指给他看,而被他严肃的取笑为“一个5岁的孩子”,而且还是“像未见过世面的”,呵呵,呵呵,这是哪跟哪呀?呵呵!这是做妈妈的通病呀!在心底的笑声里,我有种莫名的享受感。忽然我一下子止住了这笑声,我转头看了一下旁边正在熟睡的小儿,想到了彼时,是不是等到我的孩子长大了,见世面了,会不会也会如华飞取笑他母亲这般的取笑我?是不是母亲当的习惯了,潜意识里孩子永远的长不大,所以看到自己觉得新奇新鲜很感动的东西时会习惯性地举起手指指给他们看而因此被耻笑?事实是,世界在飞速的发展,孩子在飞快地接受这新的信息也在飞快地长大,在我们自以为的他们单纯的世界里,早已不是简单到什么都再要你去带领的时代了,特别是在一个反叛的年龄阶段,只要说出来即可,无需再用手指点就可以了。这样一想,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龙应台,一个这么理性又有个性的台湾女作家,在写到母亲与儿子的时候,却是这样的温情款款。在这样寒冷的冬季的清晨,直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暖暖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在《目送》里,龙应台说,她慢慢的、慢慢的悟出了,与父母的缘分,就是在渐行渐远的目送里。这话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好几遍,直至有点泪湿。心,就在那一刻,泪如雨下,还有什么情还有什么爱比子女深爱自己的父母更让人觉得深情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涕泪的?而当我看到《十七岁》这一文时,又忍不住地乐了。原来,在她眼中,现在有点痴呆的母亲已经真的回返到小孩的年代需要她来哄才能安心的了,哄了就高兴,一如小时她妈妈对她的哄。而在她儿子的眼中,她却也变成了一个小孩,却是一个“不见世面的小孩”。不同的是,前者,充满了耐心,后者却充满了青少年特有的叛逆感。由此,我想到了我的17岁,想到了我的母亲,想起了我曾经的叛逆,以及我的现在……
才看了这本书的前三篇,我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太好看了,我要准备细细的看。也因为,我又想和自己说话了,于是,放下手中的书,信手写下了这些文字,在这样一个寂静的清晨,我在心底里感谢龙应台这么温情的文字,感谢与她温情的文字如此的相遇……
——执笔于凌晨4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