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溺爱与自立(大众卫生报)

(2007-01-19 14:26:24)
标签:

育儿观念的冲突

分类: 育儿手记

 

婆婆来我家小住几天。

 

一天晚上,我叫4岁不到的女儿自己去拿个小凳子,准备听妈妈讲故事了。女儿有点磨蹭。奶奶见状,想跑到卫生间去帮孙女把蓝色的小凳子拿出来。

 

“妈——”我温柔又不失强制性的叫了一声,用眼神严厉的制止了奶奶的行为。婆婆不可抗拒却转而嘀哩咕噜:“老是叫一个4岁都不到的孩子做这做那,长大了自然就会的”。

 

对于婆婆的不满,这种不合情理的嘟哝,我不置可否。我始终坚持着一点:对于孩子来说,能自己做的 事情就决不帮她做。因为平常我一直坚持自己带孩子,所以我很了解我的女儿,这对她来说,小事一桩。由于婆婆的庇护,女儿的脚步没有往常的快速,她看看奶奶,又看看我,我用一种坚持不容违抗的神情看着她,女儿见偷懒无望,飞速的跑到卫生间,去把小凳子给搬了出来,距离妈妈给的“one two three3秒钟提前了那么一丁点儿。当然是我故意数得慢了点儿。

 

对现在孩子的教育,两代人起冲突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中间的这个支点,才能不至于使双方都伤了和气。

 

老人万事只想代替,只想包办,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不明白当今社会需求的是一种怎样的人才。对于他们,我是孝而不顺,给他们吃好喝好穿好,孝敬他们尊重他们就可以了。道理很简单,他们糊涂,我们不能跟着糊涂。他们用过去的获得的知识带今天的孩子,在新知识新理念到处推广的今天,身处竞争力这么强的社会,怎么行呢?

 

代替一时是好的,可带来的是什么后果呢?很简单,一句话,带来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与失望。为何现在的报纸电视媒体上充斥着的是老人无家可归,受子女虐待的事例,难道他们本身就没有一丁点儿的错与责任了吗?

 

孩子的命运是父母给的,父母播种的是什么样的种子就收获什么样的习惯,播种什么样的习惯就收获什么样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把爱埋藏在心里,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什么应该是他自己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做父母的要让他们明白责任两个字的含义。

 

毕竟,培养一个好习惯,会让他自己受益终身的,这是做父母的责任,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