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2018-12-24 12:47:51)
标签:

红军长征纪念碑

洛阳嵩县车村镇

木札岭上的红军纪念碑

洛阳旅游

旅游

分类: 美丽中国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洛阳嵩县车村镇的木札岭,碑就在龙王村的一个Y型路口处。

        嵩县车村镇的木札岭,也是红二十五军进入洛阳后的首战之地。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孤军远征,一路冲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1934年12月1日至3日,红二十五军经鲁山翻越木札岭,经过嵩县车村镇龙王、树仁、孙店、天桥沟、明白川等村,在伏牛山区谱写了一曲慷慨激越的长征壮歌。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据说,木札岭北侧的红石关一带,现在还有战壕和一些掩体,红军当年正是依靠这些工事,阻击了国民党部队。
         抬眼望,这道延绵数百米的土岭上,长满荆棘野草,越往上,山势越陡峭,林木越繁密。自从20世纪90年代封山育林后,这道岭几乎没人上过,路也被小树封死了。
        据说,这些工事是20世纪20年代当地的民团修的,当时民团逼着群众到河里挖石头,搬到山上修工事,没想到这些工事为红二十五军所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追剿队”的嚣张气焰。
        村民说,这山上的石头和别处的不一样,是暗红色的。老年人都说,当年长征红军流的血把山上的石头都给染红了,所以这个地方得名“红石关”。至今,在木札岭一带,村民还常能拾到步枪、机枪子弹的弹壳。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盛夏七月的木札岭,云雾缭绕,层林尽染,山脚下,一座“红军长征纪念碑”屹立在这里,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红色历史。
        当年,红二十五军一路风尘,于1934年12月1日翻越鲁山县、嵩县交界处的木札岭时,守在此处的地主武装势力闻讯逃窜。红二十五军顺利翻越木札岭,进入嵩县境内,敌军仍在后面紧追不舍。为此,红军决定利用木札岭的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迟滞敌人。
       嵩县党史记载,1934年12月1日下午2时,红二十五军从木札岭过来一路向西行,晚上驻扎在车村镇树仁村,为了对付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天黑时红军一个连返回,埋伏在木札岭上,准备打一场伏击战。
       12月2日一大早,敌军先头部队就追到木札岭脚下。当时,敌军遇到了过路的和尚能勤和农民李老大,便询问红军的情况,听说红军头天下午已经过此处,敌军信以为真,大胆进入木札岭,正好进入红军的埋伏圈。居高临下的红军战士们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敌军死伤40多人,之后仓皇撤退。
       木札岭战斗打得敌军心惊肉跳,使其再不敢追得太紧。听说红军当晚驻在天桥沟村,敌军当晚只敢驻在车村。这是红二十五军进入洛阳后第一次与国民党军队交火,这次战斗暂时减慢了国民党军的追击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红军在洛阳境内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昔日的战场,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这里绿树葱茏、大山壁立、异峰如塑,美不胜收。借着旅游发展的东风,龙王村村民大力发展家庭宾馆,纷纷走上了致富路。
        龙王村紧紧围绕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建设乡村休闲旅游,使木札岭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龙王村已成为河南省特色农家宾馆经营示范基地,还形成了嵩县旅游产业集聚区。
        红军长征在木札岭播下了红色种子。如今,红军的故事已经变成精神财富,在一辈辈木札岭人中延续,他们把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深深融入经济建设中,旅游致富奔小康。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嵩县红军长征纪念碑:洛阳旅游之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