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精神中原
精神中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35
  • 关注人气:1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11

(2013-09-06 13:52:34)
标签:

许昌古建筑欣赏

许昌建筑对联欣赏

旅游

文化中原

分类: 中原人文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1、坡街关王庙大殿

    位于禹州市西部文殊镇坡街村。坡街村元代名坡下保,明代属玲珑都,清属义让里六甲。关王庙明清两代曾重修,现仅存大殿和殿前月台。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2、襄城文庙

    位于襄城县城西北,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仅存大成殿1座。为纪念教育家孔子和弘扬儒学而建。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3、襄城古城墙

    位于襄城县城西南,南临汝水,北临陕宛古道,是古代连接荆楚与陕洛的重要关隘。城墙现存2297米,多为明代重修,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墙。
    据《襄城县文献录》记载:襄城春秋时名氾,属郑国。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因避其弟太叔带兵攻占京都(今洛阳)之难逃奔郑国,居住于氾。其后96年(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氾之西北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于氾,故定名襄城。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4、乾明寺

    俗称背影寺,位于襄城县城南的首山之阴、八卦方位的乾位,所以叫乾明寺。据县志记载,乾明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5、许昌关帝庙

     位于许昌市区灞陵桥西侧,清代建筑群,是纪念关羽灞陵桥挑袍而建的庙宇。

    许昌关帝庙对联一:
兄玄德,帝翼德,仇孟德,力战庞德;
生解州,出许州,战荆州,威震九州。
    注:关帝庙位于西郊灞陵桥西,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现存殿宇三座及明将左良玉书“汉关帝挑袍处”石刻。

    对联二:
曹公待已厚矣,上书辞去岂是绝情,此际心中存汉;
金虏无可弃也,班师归来原非素志,当下君命敢违。
    注:冯玉祥题。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6、兴国寺塔

    位于鄢陵县城南5公里的马栏镇,以寺得名,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7、天宝宫

    位于许昌市西北25公里的许昌县艾庄回族乡艾庄村北。天宝宫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原有建筑依次为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玉皇殿、雷祖殿、真武殿。

许昌天宝宫对联一
庙貌与天齐,云去云来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
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长新,真乃仙境蓬莱。
    注:许昌天宝宫真武殿,位于许昌西北,北有石梁河及石梁皓月桥,为许昌十景之一。宫内前有宋代秦桧跪拜岳飞之亭,后有吕祖大殿等殿宇七座。传赵匡胤长子赵德元,因未得继位而厌世,曾到此地

对联二:
使尽无限机谋,为子为孙,临死去只落得一双空手,赴阴司始问孙子安在;
用出多般巧诈,图名图利,到头来徒留下千载骂名,来地府方知名利皆空。

对联三:
古屋寒云,也称蓬莱阆苑;
高车驷马,常来官府神仙。
    注:董川施题许昌天宝宫皇录殿。
对联四:
崪峰巍峨,山色朝来添爽气;
汪洋澎湃,河涛夜静迓元音。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春秋楼》对联一:
五夜何人能秉烛;
九州无处不焚香。
    注:许昌春秋楼,位于关帝庙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雄伟,金碧辉煌。相传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东征,俘虏关羽,拜羽为偏将军,并以厚礼相待,赐关羽一府。春秋楼为关羽秉烛夜读《春秋》之所。五夜:五更

对联二:
知我者岂惟春秋乎;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对联三:
兵法读春秋,必有文事;
官箴严月旦,作无神羞。

对联四:
志在春秋功在汉;
心同日月义同天。

对联五:
对嫂非避嫌,此夜心中思汉;
赦瞒岂报德,当时眼下无曹。

对联六:
夜读春秋,一点烛光灿今古;
昼思汉室,千秋正气贯神州。

对联七:
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
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对联八:
惠陵烟雨,涿郡风雷,在昔同胞兴一旅;
魏国山河,吴宫花草,于今裂土笑三分。
    注:惠陵:刘备墓

对联九: 
识者观时,当西蜀未收,昭烈尚无尺土,操虽汉贼,犹是朝臣,至一十八骑走华容,势方穷促,而慨释非徒报德,只缘急国计而缓奸雄,千古有谁共白;
君子喻义,恨东吴割据,刘氏已失偏隅,权即人豪,讵应抗主,举八十一州称故国,罪实难逃,而拒婚岂曰骄矜,明示绝强援以尊王室,寸心只在自知。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关帝庙戏台对联

    关帝庙前,有一个不大的广场,正对着关帝庙的是一座戏楼,据说庙会的时候这里就会上演关公的戏,平时没什么人,静悄悄的。我看戏楼上的对联写得不错,欣赏其书法,更欣赏其寓意,看后发人深省,感慨良多。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灞陵桥对联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
    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清道光年间傅梓之《许州记》载甄汝舟怀古诗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条,道边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亦念吾故主尚存乎,只今日游遍天涯,不恋万钟千驷;
    原许尔立功乃去也,倘他年相逢歧路,无忘樽酒绨袍。 
 注:许昌灞陵桥,位于西郊石梁河上,传为关羽辞曹挑袍处。桥上镶有碑碣两方,一曰挑袍图,一曰辞书。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小西湖展江亭对联:
凿开鱼鸟忘情地;
展尽江湖极目天。
   注:韩维题许昌小西湖展江亭,位于城内,乃东汉末挖土筑城而留坑洼导入河水而成。北宋名臣韩维建展江亭,欧阳修建欧阁,古代为文人学士慕名云集之地。

    许昌灵华寺对联一:
天中蓬壶;
世外桃源。

    对联二:
归元之路;
入圣之门。

         许昌古建筑及对联欣赏:文化中原 <wbr>11
许昌天爷庙对联:
    天爷庙位于河南北舞渡文昌街南端路东,与会馆隔路相望。根据《重修玉帝庙碑》记载:“……见石碣乃嘉靖乙酉重修碑也,细读其文乃毁于元季至嘉靖仅余铜像”。说明该庙宇元代已有,历经战火屡修屡废,于清光绪年间又进行了重修。
    道极贵,德极尊,巍巍万天圣主;
    教至广,法至大,荡荡诸佛神恩。 
 注:郭春泉题许昌天爷庙玉皇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