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2013-07-19 09:38:50)
标签:

汝阳云梦龙

汝阳花庙沟村

旅游

分类: 中原人文

    经古生物学家认真研究,河南省汝阳云梦山区发现的恐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白垩纪长脖子蜥脚类恐龙。由于这个新属种恐龙化石发现地位于汝阳县云梦山地区,特命名为汝阳云梦龙。截至目前,在汝阳盆地早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已发现了4种蜥脚类恐龙:汝阳黄河巨龙、岘山龙、巨型汝阳龙和汝阳云梦龙。
    在汝阳缠绕云梦山间的羊肠小道、丘陵旷野来回穿梭,寻访“龙”迹。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云梦龙”当年的发现地……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让人目眩神迷。地理位置并无特别之处的汝阳,何以“群龙盘踞”?对此,中国恐龙专家详解其中玄机。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一、“龙乡”初印象:随处可见的恐龙符号
    临近汝阳县城还没下高速,便远远看到路边矗立着两只“大块头”,它们身形庞大,肌肉健硕,长尾长颈,头部略小。这两个“大块头”一前一后,神态悠闲,仿佛漫步林间。距离“真龙”越来越近,身边的“恐龙气氛”也越来越浓,“恐龙之乡”、“中国恐龙科普基地”一块块牌匾在身边飞逝而过。这一切,似乎在向世人证明这里和恐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龙骨”很神奇:经常被村民当止血药
    在刘店镇化庙沟村里的一处小山坡上,这是一片丘陵地形,周边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可就是这块看似贫瘠的土地,让世界为之震惊。如今,这里耗资千万兴建了汝阳县恐龙遗址馆,预计2013年年底就能向公众开放。
    2006年,村民杨现在自家屋子附近种了些香菜、蒜苗,但他发现这些蔬菜往往是刚冒尖就不再生长了。在此之前自己并不清楚什么是恐龙化石,倒是小时候村里经常有人说到一种叫做“龙骨石”的东西。”幼时的杨现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到山上去玩耍,年轻人好动,经常会磕磕碰碰。每当这时,父亲会让杨现到院子里去拿一些白色的石头过来,敲碎、研成粉末涂到伤口上,血很快就止住了。当时的杨现并不知道这些白色的石头到底是何物。只知道村里人管它叫“粘嘴石”,舔一下会粘住舌头,黏黏的。当时村里有很多这种“粘嘴石”,还会有人来收购,一毛八一斤,村里人都卖,最多一次我卖了30多斤哩。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三、“出身”很平凡:“真龙”藏身一片山坳里
    刘店镇周边的村子挖出来这么多龙骨,这里的人对这些“大家伙”又有什么样的印象?在化庙沟一带,山间深壑的沟渠被人叫做“行龙沟”,这叫法也不知道是从啥时候开始说的。如今的杨现是汝阳恐龙遗址馆的管理员,从2007年开始,他参与了汝阳地区几乎所有恐龙化石的发掘。
    这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全村200多户,只有一条土路和外界沟通。在杨现的带领下,记者顺着羊肠小道一路往上走,经过一片小树林,看到开阔的玉米地,树林里系着的一头白牛正在悠闲反刍。再往上走是崎岖的山路,枝繁叶茂的植物几乎将它完全遮蔽,几经周折之后记者看到了一处山腰上的大坑。大坑几乎被高处落下的碎石和土块填满,但在这里能够清楚看到经地壳运动后岩石整齐的截断面。“云梦龙”就是从这出来的,最大的一块骨头用两头牛也没拉出来。后来只能请来吊车将它请了出来。
    由于这个恐龙化石发现地——花庙沟村属于汝阳县云梦山地区,特命名为汝阳云梦龙。截至目前,在汝阳盆地早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已发现了4种蜥脚类恐龙:汝阳黄河巨龙、岘山龙、巨型汝阳龙和汝阳云梦龙。
    四、专家有猜测:汝阳恐龙蹦到西峡下蛋?
    小小的一个汝阳为何聚攒了如此多的恐龙化石?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研究专家说,中生代时期的汝阳位于现在“海南岛以南”的位置,无论是气候还是地形都非常适合恐龙的生活,化石的产生要具备很多条件,最关键的就是土、石头要将其迅速掩埋,而地处盆地的汝阳则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昔日霸主倒下的时候,无数恐龙“牺牲后”都被泥石流和洪水冲入了“汝阳盆地”。现实中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汝阳的发掘工作自2006年启动,在汝阳境内共设定勘察地点105处,已挖掘32处,实际发现新恐龙品种9种以上,截至目前,已正式命名6种。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申报后续的研究项目,并对现已发现的化石出土地进行“地层保护”,以更好地进行发掘研究工作。
    对于“汝阳龙蹦到西峡下蛋”的说法,研究人员表示两地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关联,比如两地“龙多蛋少”与“龙少蛋多”,而且,在中生代时期,两地之间的山脉并没有现在这么高,恐龙具备穿越这些天然屏障的能力,其他的还“不敢说”,但这也是下一步河南省恐龙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五、不久的将来:新名词“汝阳动物群”或会诞生
    在汝阳地区发现大规模恐龙化石之前,河南可以说是中国“恐龙地图”上的一个空白点,汝阳地区恐龙化石的发现一改河南在恐龙事业上落后的局面,以“恐龙化石存有地层条件好,材料丰富、种类多”的优势,一跃成为中国的“恐龙”大省。其中,在汝阳地区发现的“巨型汝阳龙”身长达到38米,是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世界第一大恐龙”。根据生物学原理,一个地区出现一种生物则代表这个地区存在与其相关的“动物群”,而汝阳的发掘事实也证明了这种观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汝阳动物群”这个名词将会正式问世命名。
    汝阳云梦龙有7个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前部颈椎椎体(从第2颈椎椎体到第8颈椎椎体),某些颈椎的长度指数与马门溪龙、盘足龙及峨眉龙等相类似,估计其颈椎椎体数目可达18个左右,为具有长脖子的大型蜥脚类恐龙。这个新属种可能与蒙古国、我国甘肃省发现的长脖子恐龙组成一个亚洲恐龙类群,属于早白垩纪晚期。
    我国长脖子恐龙以“四川马门溪龙”为代表,后又在新疆发现马门溪龙类恐龙,脖子长16米,但这些长脖子恐龙均发现于侏罗纪地层中。此前发现于甘肃的康熙桥湾龙、蒙古国的艾氏长生天龙也属于早白垩纪晚期,汝阳云梦龙可能与之组成一个亚洲早白垩纪晚期具有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类群,该类群比巨龙类原始而比发现于山东省的师氏盘足龙进步,师氏盘足龙可能为其原始类群。这一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英国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第44卷上。

相关链接:
             河南发现的恐龙种类很多
  2007年7月,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河南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一期)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主要公布了恐龙化石群中三个重要的、已命名的恐龙复原骨架,分别是汝阳黄河巨龙、洛阳中原龙、栾川盗龙。
  2009年8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又对外公布了4种新属种恐龙:巨型汝阳龙、河南宝天曼龙、史家沟岘山龙和刘店洛阳龙。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1、汝阳黄河巨龙(见上图)
  复原后个体长度有18米,前肢较长,肩部高度为6米,宽度达3米,臀部高度为5.1米,宽度达2.8米。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生活于晚白垩纪早期(距今1亿年至8500万年)。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2、洛阳中原龙(见上图)
  身体低矮,头长大于宽,尾部末端没有尾椎。生活于晚白垩纪早期,以植物为食,复原后体长约5米。
  专家组认为,洛阳中原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类恐龙。它的发现,不仅改写了以往认为中国无结节龙的结论,还对研究甲龙类的系统演化、起源、迁徙和古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3、栾川盗龙(见上图)
  属于驰龙科,是兽脚类恐龙,生活于晚白垩纪,肉食性,以小型动物(如蜥蜴)及哺乳动物为食。复原后体长约2.6米,两条腿细长,尾巴很长,根据相关发现,栾川盗龙有羽毛,这为研究鸟类起源起了重要作用。
          有一种长脖龙叫“汝阳云梦龙”
  4、巨型汝阳龙(见上图)
  为巨型蜥脚类恐龙,发掘出的胫骨、股骨、肋骨和背椎、尾椎均十分粗壮。其单个背椎椎体直径达51厘米,比当时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长1厘米,替代了之前的汝阳黄河巨龙成为当时不仅是亚洲最庞大,而且是世界最粗壮、最重的恐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