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绞胎器瓷:图说河南陶瓷 10

标签:
唐代绞胎器瓷图说河南陶瓷系列文化 |
分类: 中原风物 |
巩义市是绞胎工艺发源地,窑址位于巩义市的大、小黄冶村周围。该窑群创烧于隋,唐代达顶峰。1972年陕西乾县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改葬墓(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出土的两件唐三彩绞胎骑马射猎俑为迄今所见最早的绞胎器。在1952年陕西咸阳杨谏臣墓(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也出土了一件绞胎水盂,这两次的墓葬出土绞胎器,是目前发现有确切纪年的唐代绞胎器。唐绞胎器最常见的多为枕头,其他如盘、杯、碗、水盂等量少,色彩以黄釉居多,绿釉少见。
此壶造型上为鸡首,长径,肩径部有三道弦纹,柳肩,腹部向下渐收,平底无釉,通体以白、褐两色胎土绞出的木纹花纹装饰,外罩黄釉。此绞胎鸡首壶属于河南巩义窑产品。此藏品是唐代原创,是当今不可多得的一件美器。
敞口,折腰,绞褐白两色胎土,圈足。造型仿金银器。两个盏分别施黄绿釉,满釉裹足。绞胎器工艺复杂,此盏为细绞胎,成对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