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又称番瓜、倭瓜,虽原产于北美洲和亚洲南部,在我国远古时候就已经出现(有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南瓜残片为证)。记得小时候,南瓜是老家很常见的吃食,不仅用来炒菜,还可以熬汤做饼,很实用。像这样的时节,故乡的南瓜又该收获了吧?其实,细细盘点一番便发现,南瓜,竟有穿越千年的历史呢!

汉代镂空南瓜玉坠(图一)
1
汉代的陪葬品除了陶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玉器了,像金缕玉衣、玉蝉、玉珠等等都是。像图中的玉坠便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呈南瓜形、并且镂空的玉坠还是不多见的。该玉坠直径5厘米,高5厘米,厚0.3厘米,产于汉代,可算得上是南瓜家族中较早的一件文物了。不过,汉代的时候,南瓜并没有得到广泛种植,不知道这块玉坠是否为中国之物,也许,是通过丝绸传过来的。

2 北宋汝窑南瓜执壶(图二)
执壶其实就是酒壶,是在隋代已经出现的一种酒具,不过,它其实脱胎于西周的青铜器。执壶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者六角形,曲柄,假圈足。北宋时期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的汝窑以“宋瓷之冠”著称,因产于汝州境内,所以叫汝窑。像图中这样的天蓝釉汝窑执壶,价值已经不菲了,其虽为执壶,但是呈南瓜形,这样的形状在宋瓷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可见,在当时南瓜已经是比较普遍的蔬菜了。

3 南宋湖田窑南瓜形粉盒(图三)
粉盒,顾名思义是古时盛装胭脂水粉用的。不过,图中的粉盒也忒大了点,直径已经超过10厘米了。真不知道这样的粉盒要是装满粉饼,要用到何年何月。我怀疑它是盛瓜果的瓜

4 明代 五彩南瓜罐(图四)
明代的瓷器,最典型的就是在宋元时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成五彩,也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五彩瓷是景德镇瓷器的新品种,经过重大的改革与创新,才发展成红、黄、绿、蓝、黑等五种颜色。画面中表现的侍女童子嬉戏的情形,是五彩瓷中常用的民俗表现手法。

5 清代 紫砂南瓜笔洗(图五)
紫砂其实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炻器,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比较大,但又不像瓷胎那样具有半透明的特征。紫砂最著名的当属紫砂壶,本图的南瓜形笔洗,也是比较常见的。笔洗是用来洗笔的文房工具,把它做成南瓜形,显得憨厚可爱,很有野趣。
南瓜,或为玉,或为瓷,或为紫砂,或为壶,或为洗,或为粉盒,真是多种多样,种类繁多,穿越千年的时光,它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日渐清晰。大概是因为它具有农家风情、让人望而思乡的原因吧!
果盒。湖田窑是景德镇的著名古代窑场,也是我国宋元时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这样的湖田窑青瓷,相当精美,虽然历经千年,仍然美艳不可方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