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特里赫特艺博会
(2013-07-17 16:30:08)分类: 收藏艺术 |
出旅馆右转就是马城的火车站,天空蒙蒙亮飘着零星的牛毛细雨,一群年轻的姑娘坐在站前广场的花坛沿上,不知是相约出游还是等着上班的列车。气温要比北京冷不少,转了10分钟就扛不住冻,回旅馆坐在一楼大厅喝茶上网发微博。
7点开始陆续有人下来吃早点,西方人的饭菜实在很贫乏,多是面包牛奶等冷食,唯一冒点热气的是蘑菇和鸡蛋糕,寡淡无味,可能是配果酱吃的。新民晚报的老张也下来,他说醒得也比较早,4点多,吃完后又出门遛了一圈,还是觉得有些冷,街道不繁华,骑自行车的人不少,随便拍了几张街道的照片就回来了。
TEFAF的徐晓玲原来也住在酒店,对于媒体接待,显然不是国内的做派,否则至少昨晚应该见一面的。9点多钟有辆大巴来接,去往TEFAF,在市区南边,超出城市地图覆盖范围。不过刚闭上眼睛听一段手机中的评书,就到了,距离很近。
上午是媒体预展,场馆中人不多,好多参展商还在做最后的装饰或清洁地毯,对闯入拍照的陌生人,比较友好,不过口语一般,很难探讨复杂的艺术问题,简单问好,拍两张照片就作罢。
很快相机的存储卡就满了,出来跑到媒体中心,把照片存储到电脑中,赶上观众开始进场,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看这个展览,老年人居多,衣冠楚楚,盛装亮相,女士挎包绝大部分是爱马仕,没有看到LV,而且几乎全部是白人,没有亚洲和欧洲人的身影。能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高端的艺博会,有自己的阶层和圈子。
又进场在徐晓玲的陪同下拍了一些照片,来自北京的富婆团到了,徐晓玲要出来迎接,就跟随出来,觉得无聊,就不愿意再进去了,呆在媒体中心等待晚餐,按照计划要到8点多才会往吃饭的地方走,还有5个多小时。在欧洲一共停留3天,在某一个角落中呆着,靠上网打发掉半天时间,杯具啊。(2011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