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廖鹏
廖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
  • 关注人气:3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AMA 张力表 Tension Watch TW100

(2009-08-25 14:04:21)
标签:

杂谈

      昨天一个学生叫我帮他调军鼓,还带了一个调鼓的张力表过来。直至没怎么用过这东西,试一试也好。

TAMA <wbr>张力表 <wbr>Tension <wbr>Watch <wbr>TW100

 

 

TAMA <wbr>张力表 <wbr>Tension <wbr>Watch <wbr>TW100

 

TAMA <wbr>张力表 <wbr>Tension <wbr>Watch <wbr>TW100

 

这个张力表主要靠中间的一个针来感应张力变化的,调鼓的时候放在离鼓框一厘米的地方---这个我觉得有个缺陷,就是每次放的位置很难保证都跟鼓框一样的距离,位置不准的话,直接会影响到准确度。本来这个表的设计就是想调鼓更精确,但是偏偏多了这个不稳定因素。

    接下来调的时候,还是挺准的,只要每个螺丝张力一致了,音高都基本一致,省事了很多。通过张力表的使用,从数据还可以发现一些以前察觉不到的细节。

    以前一直觉得,只要每个螺丝拧的时候统一一个角度去拧,就可以每个螺丝位置张力一致,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把第一个螺丝拧了一个角度,对角的一个螺丝拧同样的角度,对角螺丝会得到跟第一个螺丝的张力,这个时候,别忘了----对角螺丝拧紧的同时,也会对第一个螺丝位置的张力有所增加了!这点很重要,之前一直没发现这一点,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你把所有螺丝拧一个“相同”的张力的时候,到了最后,其实并不是平均的张力,中间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而且我发现,当把目前的螺丝张力都调的平均以后觉得不满意,再想上紧一些的时候,只需要拧其中4颗螺丝就可以了,一样可以达到张力的平均,而不需要拧10个。由于只是调了一个一个军鼓,没有足够的数据进行量化,所以也说不好拧哪几颗螺丝就可以,这个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应用。

    至于怎么评价这个张力表,好还是不好,我觉得也不好下定论,有了仪器的帮助,借助数据,我们可以更精确的调鼓,但是一味的依赖仪器,就会缺少了人性化的东西,Benny Grebbb调军鼓就很喜欢将军鼓正对自己的那两颗螺丝故意拧松,已达到自己想要的音色,所以也没有说所谓的“标准调法”,但是有了仪器的帮助,起码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基本调法和保证鼓的良好震动,然后在做自己的偏好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