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2017-10-23 18:07:26)
标签:

北京

门头沟

斋堂镇

爨底下村

摄影

分类: 京郊旅游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 爨(cuàn)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存656间76套明清时期的院落,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是国家AAA级景区。一进村子,即可看到琳琅满目的石碑和牌匾《中国历史文化村》、《古建筑群》、《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北京最美的乡村》、《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
   看到“字大石碑就进村了,“爨”字从字意解释为:永不分家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2 飞檐翘角,精美砖雕。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3 秋日黄花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4 很多老房子如今成了旅馆,几乎家家都接待食宿。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5 玉米装饰墙。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6 上有福字,下有门锁,很多人家已无人居住。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7 晒太阳的大爷。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8 随处可见“爨“字,又是林又是大火,三十比划,太复杂了吧!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9 精美的木刻吊坠。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0 菜单都渗透着民间木刻艺术。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1 财主家福字院  是韩氏从“晋”(山西大槐树)迁至底下,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至今最早的院落之一,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全村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也是唯一一家“两进”的院落(有钱人家四合院)。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2 财主家的福字影壁韩守德明朝时期中举,在自家墙上写了一个“福字”,
        希望儿孙幸福安康、心想事成。“”由三十笔组成,福字里有三十朵梅花,
        有祈福纳祥的意思(牌匾介绍)。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3 炖鸡、炖鱼和乱炖,此时小院就餐游客已满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4 即将修缮的老房子。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5 斑驳的石头和泥巴混合墙。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6 观赏用的罐子文化墙?还是村民腌制生活用的?不得其解!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7 花瓣形砖墙通风口,很艺术哦!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8 花格窗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19 古代风格的河西小院餐馆。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20 院落里的书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21 民居家的商号标志。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P22 村落虽小,却原汁原味,仍保存着明朝至今的古朴风韵。

  1、民居精心装饰的砖雕、石雕、木雕、字画里,有喜鹊、蝙蝠、梅花、牡丹、荷花等图案,可以看出明清古村落当年的繁华兴盛,现在依旧保留着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2、门票:35元;一米二以下儿童免费;学生持学生证和65岁以上持老年证半价。

  

爨底下村的乡村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