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我是春节过后的2月17日前来游览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和祈年殿的。
天坛公园门前广场宽阔大气。
前面穿过棂星门,就可游览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和祈年殿了。

棂星门中门对游客始终是关闭的,听说当年只有皇帝才可从中门进入。
棂星门,俗称龙凤门,此处有'天门'之意,6根门柱形似华表,三门之间有短垣相隔.
左侧棂星门
雕龙画凤——每一根琉璃瓦都雕刻有龙。
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皇帝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
香炉。圜丘的台面石为九圈。
汉白玉围栏。
登上圜丘之后,听翻译介绍圜丘坛的历史。

前面的“帽子”就是皇穹宇。
皇穹宇
北面的棂星门(东西南北都有棂星门)。
旅游团从北面棂星门进入。

共有九节台阶——九五之尊(听导游说了之后,我赶紧拍了下来,并数了一数)。

上饰蓝色琉璃瓦,俗称宫墙内的“子墙”。
马上就要看见皇穹宇和回音壁了,依然走侧门。

中门左侧有一个《回音壁》的小牌子。
从右侧门可见皇穹宇。
皇穹宇和身后的回音壁(墙)。

皇穹宇

三音石左右两侧上面均有护栏,不能直接上去。
三音石: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
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可惜谁也站不上去)。

美女在三音石前拍照,我在等待拍三音石的工夫顺手拍了一张,呵呵!
皇穹宇侧面。
皇穹宇只能从侧面上去。
皇穹宇左侧有西配殿,殿内均设石须弥座两个,以平日供奉夜明之神(月)等神版。
东配殿也称东殿,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等神版。
成贞门
前面可见祈年门和祈年殿。
丹陛桥——位于祈年殿前,长360米,宽30米,是连通圜丘坛和祈年殿的一条大道,是古都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中间拱形石板大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东侧砖砌路面称“御路”供皇帝专用,配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上行走,上下进退等级分明。丹陛桥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林天庭。
祈年门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年殿外围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
游客挤在门口拍照。
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
皇天上帝
九龙藻井——祈年殿内天花板处是精致的“九龙藻井”,龙井柱则是描金彩绘。殿内中央有一块平面圆形大理石,石面上的花纹,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一条行龙抱着一只凤凰,这便是“龙凤石”,即“龙凤呈祥”。
这个应该是夜间照明灯吧。
回头再看一眼祈年门和祈年殿。
祈年殿外面的宫墙。
天坛公园西门节日的红灯笼。
大红灯笼高高挂。
体会
1、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壮观恢弘有气势!
2、游览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和祈年殿,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