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2015-08-31 07:11:46)
标签:

颐和园

历史

文化

摄影

分类: 公园景观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猛一看这园墙,并不觉得有什么新奇,但经常从西门进到颐和园遛弯的人都知道,这
 条路的通道被封闭了整整一年,干嘛呢?进行园墙修缮,要知道这堵墙历史有多么久远?
 光绪帝时期建造的园墙,清德宗爱新觉罗·载(1871年8月14-1908年11月14)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也就是说,这个皇家园林的园墙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当封闭解除了,新墙展示在游人面前时,我除了赞叹墙的壮观和工艺,更对它的历史
  产生了兴趣。它的老墙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其实经常路过,没在意)它的历史又是
  怎样的呢?非常遗憾,网上对颐和园老墙的介绍很少,图片更是凤毛麟角,只有以下信息: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一场初雪就能使围墙坍塌,可想而知,这墙早已不堪重负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太久远了。

 对于坍塌的原因,当时的负责人说,该墙体为虎皮石掺灰泥砌成,本身强度低,且经过多年雨水冲刷、渗入、冻涨,导致墙体内部空鼓,结构疏松。除此之外,该部分墙体位于马路边,又没有绿化缓冲带,受过往车辆震动的影响较大。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慈禧修建颐和园,是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不论是谈慈禧,谈颐和园,谈北洋海军,

  谈洋务运动,还是谈中日甲午战争,都往往要涉及这个问题。然而,慈禧修颐和园用了多少

  白银从二千余万两至八千万两,说法不一。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但不幸的是,在1860年,颐和园曾与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

 挪用海军经费重建颐和园,并于1888年建成,从此慈禧太后每年夏天来到颐和园生活,

 冬天则回到紫禁城。

   现在老墙已被修缮,让我们走进颐和园西门,看看修缮后新园墙吧!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颐和园西门进口处。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怒吼吧,狮子!小样儿!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在家翻到了2014年4月关于老墙的记录,请看左前方的一块墙皮(拍桃花时歪打正着)。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经剪裁放大了看,表面上真看不出要坍塌的迹象,只有技术管理人员知道它的承载度。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我这张照片也是为了拍桃花,隐约可见身后园墙挂满了爬墙虎,看样子也是经久未修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春季四月,桃花怒放,就像一片胭脂云。照完这片桃花,再来时,就发现颐和园这条道路
  被封闭起来,进行园墙的修缮了,没想到竟然长达一年的时间。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乾隆时期,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一派江南景色。乾隆十六年

1751年),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从皇城内迁到此处,构成了

 一幅体现耕织生活情趣的优美画面。(左侧是新墙)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颐和园园墙曾多次修缮。据介绍,颐和园外围园墙为黄褐色虎皮石砌筑,长约7.9公里。

  北面园墙建于清乾隆时,东、南、西三面园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

   由于园墙为土石垒造,经常坍塌,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多次对园墙进行修缮。其中, 

  1950年修复倒塌大墙75丈;1956年大规模整修园墙;1981年重建西南园墙;1992

 修缮东堤南段沿线围墙1152米。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公园的园墙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和历史见证。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光绪三十一年,发生正阳门火车站爆炸事件,慈禧太后出于安全考虑,命大臣将

 颐和园园墙加高了一米多。据说老园墙依旧能看出加高的痕迹(真遗憾没留下历史痕迹)。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颐和园园墙历史年代久远,虽然进行保养性修缮,但并未进行系统性整修。

20104月,颐和园已将“园墙及驳岸整修工程项目”申报“国家文物局明清建筑

颐和园"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新园墙也是清朝历史的延续,这次应该算是系统性整修。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修缮完成的园墙坚固耐用,美丽壮观!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依旧延续清朝帝时期的风格——黄褐色虎皮石砌筑。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整修完毕的园墙,鲜明光亮,焕然一新。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看完了新园墙,登上玉带桥到园子里转一圈吧!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玉带桥和水中倒影——形成一个圆圆的月亮。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昆明湖湖畔停泊的游船。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苏州街在颐和园的后湖,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石舫又名清晏舫,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
  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
  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玉峰塔也称“定光塔”,是乾隆年间建造,此塔是专为供奉定光佛像——燃灯佛而建的。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回来再看一眼新园墙,爬墙虎又上来了。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修缮弧形的园墙应该是有些难度,为什么封闭一年呢?慢工出细活啊!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平稳坚固,壮观漂亮!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石桥。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即将走出西门。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颐和园西门外。

老园新貌——颐和园园墙修缮后
    颐和园的园墙仍在延续着厚重的历史,一百年、二百年甚至更久远,修缮完成的园墙
应该能经受百年的承载吧,让历史见证吧,让狮子也见证吧!


                  谢谢欣赏!






音乐: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