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评
(2015-04-02 07:00:39)
《北京文学》2004年第2期 编辑 白连春
《颠簸》里有一个细节非常扎眼,特别抓人,那就是揉肚子的细节。当载着病人的车离开医院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病人的妻子晕车,很难受,病人又要求妻子给他“揉揉肚子”,这个时候,只有护士长即“我”挺身而出了。“我伸出右手,放在邱富贵的腹部,隔着内衣,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而有力地揉啊揉啊,揉啊揉啊,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换右手,左右手开弓,真成了‘双枪老太婆’了,革命重担一肩挑。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的胳膊酸痛而且麻木。”这个细节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显然,作者是一个聪明的人,她知道细节对于小说的重要,所以,她把这个细节写了近两千字。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基础是很深厚的,如果能够坚持下来,肯定会成功。小说叙述自然,既不刻意,又无可挑剔,虽然没有行云流水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人物却是极活的,有感情的,这说明作者谢燕宁已经懂得了“做小说之道”,那就是写人,写人的细节。
作为处女作的《颠簸》写得如此淋漓,的确很难得。如果小说中的议论再少一些,再含蓄一些,会更好。在小说中,作者和医院里的同仁们一直担心把病人送回家后,病人的家人拒绝接收病人,打医护人员,甚至把“我”扣留下来给拐卖了,怎么办?这种担心一路上都伴随着他们,当他们终于到达后才知道他们的担心是多么多余。病人的亲属对医护人员一跪再跪,尤其病人的母亲,老泪纵横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人哪!……”在这里,作者很巧妙地说出了我们对农民的一贯的误解。小说中,关于病人的母亲下跪的细节,也写得非常感人。
实际上,我们的小说就应该像一个护士长,有一双温柔的手,在我们生病,需要“揉揉肚子”的时候,它可以左右手开弓,缓慢而有力地揉啊揉啊……
我们都是有病的人,我们都需要一双温柔的手。
谁说不是呢?
--------------------------------------------------
谢谢各位朋友、谢谢各位看官,能安安静静地、极有耐心地看完我的陈年小作,在此,鞠躬,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