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刊评

(2015-04-02 07:00:39)

  如果小说也有一双温柔的手,可以揉我们的肚子……

《北京文学》2004年第2期  编辑 白连春

    毫无疑问,谢燕宁已经不能算美女作家了,但是,毫无疑问,谢燕宁有一双温柔的手,她除了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护士长之外,还可以把小说写得如同绣花鞋垫。谢燕宁的小说就像一条春天的小河,在它流经的每一个拐弯处,都停顿一下,留下许多浪花,这样的小说读起来是很舒服的。然而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节奏太慢,特别考验读者的耐心。喜欢看热闹故事的读者可能会失望,但是,另外一些读者,就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了,因为谢燕宁的小说,就仿佛一双温柔的手,在揉我们的肚子……
    读完《颠簸》,我就有这种感觉。《颠簸》是谢燕宁的处女作。她说她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一种飞流直下的感觉,因为这篇小说是她的亲身经历。《颠簸》再一次印证了生活是文学的源泉。谢燕宁对语言的掌握和认识是深刻而透彻的,她把一件如此简单的事———送一个欠债病人回家———写得如此生动、清晰、感人,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批活生生的白衣天使的形象。这是“新世纪医生和病人题材的小说”没有的。一些著名的“医生作家”也没有这样写过,无论毕淑敏、池莉,还是余华,单从这一点来说,谢燕宁的小说就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填补了一项空白。
  《颠簸》里有一个细节非常扎眼,特别抓人,那就是揉肚子的细节。当载着病人的车离开医院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病人的妻子晕车,很难受,病人又要求妻子给他“揉揉肚子”,这个时候,只有护士长即“我”挺身而出了。“我伸出右手,放在邱富贵的腹部,隔着内衣,按顺时针方向缓慢而有力地揉啊揉啊,揉啊揉啊,右手累了换左手,左手累了换右手,左右手开弓,真成了‘双枪老太婆’了,革命重担一肩挑。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的胳膊酸痛而且麻木。”这个细节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显然,作者是一个聪明的人,她知道细节对于小说的重要,所以,她把这个细节写了近两千字。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基础是很深厚的,如果能够坚持下来,肯定会成功。小说叙述自然,既不刻意,又无可挑剔,虽然没有行云流水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人物却是极活的,有感情的,这说明作者谢燕宁已经懂得了“做小说之道”,那就是写人,写人的细节。
  作为处女作的《颠簸》写得如此淋漓,的确很难得。如果小说中的议论再少一些,再含蓄一些,会更好。在小说中,作者和医院里的同仁们一直担心把病人送回家后,病人的家人拒绝接收病人,打医护人员,甚至把“我”扣留下来给拐卖了,怎么办?这种担心一路上都伴随着他们,当他们终于到达后才知道他们的担心是多么多余。病人的亲属对医护人员一跪再跪,尤其病人的母亲,老泪纵横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人哪!……”在这里,作者很巧妙地说出了我们对农民的一贯的误解。小说中,关于病人的母亲下跪的细节,也写得非常感人。
  实际上,我们的小说就应该像一个护士长,有一双温柔的手,在我们生病,需要“揉揉肚子”的时候,它可以左右手开弓,缓慢而有力地揉啊揉啊……
  我们都是有病的人,我们都需要一双温柔的手。
  谁说不是呢?

--------------------------------------------------

谢谢各位朋友、谢谢各位看官,能安安静静地、极有耐心地看完我的陈年小作,在此,鞠躬,谢谢!刊评刊评刊评刊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