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看今日强权如何“感动中国”
(2010-12-12 08:35:18)
标签:
原创、愤慨、文化 |
分类: 评论/言论 |
据南方网透露,近日央视“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中,江西宜春市委宣传部以文件形式,强行要求市民为王茂华、谭良才、曾凯三人网上刷票,最终使得三人在所有候选人中位列前三,基本成为了本年度准“感动中国”人物。
依靠强权绑架民意,以“文件精神”鼓吹数据泡沫,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已经可以让人民落泪了,但不是被感动,而是感觉滑稽、讽刺与无可奈何。
其实这样的行为在该市应该已经不是首举了。在已经举办近十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几乎每年都有该市的候选人最终入选。全国有265个地级市,32个地区,30个自治州,5个盟,每次都有数千候选人接受民意投票,为何该市成了“感动中国”人物“专产户”?当然,对于该市强权刷票问题,以往只是不断有质疑声音出现,而这次竟然大张旗鼓地绑架民意,其嚣张程度着实令人发指。这算不算是对政府形象的极大玷污?政府的形象如何我们暂且不谈,也不敢谈,但权力竟然已经在这个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空间里肆无忌惮的染指,这是对人民精神世界的践踏,是对人民智商的侮辱。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其意义何在?我想,它无非是想通过几个人的感人事迹来树立给更多的人以学习的榜样,以微弱的力量带动整个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出发点很好,意义也很深远。但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一旦掺杂进了权力与利益,味道就变了,变得令人作呕。靠强制刷票刷出来的感动人物,其背后恐怕就是某些官员们的政绩需要在做推手吧。打着民意的幌子,踩着人民的声音往权利的大树上爬,这样的官员在人民的政府里高唱着为人民服务,不觉得太荒诞了吗?
且不说王茂华、谭良才、曾凯三人的事迹是否足以感动中国,即便确实能呈现给人民一个因感动而落泪的背景,但毕竟是靠刷票这一恶劣行径刷出来的,这在见到光明之前,本身就已经变了味儿。那些原本或许美丽的善良因失去耐心而不再感动人心,相反,却成为了人民诟病的话题。
有多少身负多重感人事迹的人,还在默默无闻地继续感动着人们,也许尽管人们还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事迹,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其实,行善就一定要换来别人的感动吗?如果是,那本身就已经不那么高尚了,而换来的感动中,本身就注入了水分。当然,我们希望那些真正震撼人心的事迹都能够见到光明,让那些行善者们都尝到善果。只是那些行了小善却挖空心思地想公诸天下的人,不免让人心生质疑。而借助权力,以强行践踏民意的方式来满足个人欲望的人,恐怕连他们自己都“感动”不了,“感动中国”又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