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样分别两样情——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2009-08-14 10:46:10)
标签:

淡菊斋

老哥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书法

感悟随笔

杂谈

分类: 守拙堂醉墨(书法)

一样分别两样情——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一样分别两样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赏析

文、书法/老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李龟年是一个受到皇帝特别优待的著名歌唱家,但在安史之乱后,却流落江南,只是在酒席上为人演唱。当时杜甫自己也经历了落第失子的磨难,晚景凄凉。这一相会不能不使杜甫感慨万千。

 

    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一样分别两样情。

 

    诗句中,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我们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不但有开元盛世的繁荣,也有年轻杜甫的充满了浪漫情调的生活和理想,而这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已成为过去而荡然无存。即使是在景色秀丽的江南,而诗人所看到的只是花瓣的飘零,它象征着这个美丽的春天已经永远地消失。“寻常见”、“几度闻”,虽然是诗人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眷恋之情,也流露出了希望破灭后的哀怨。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