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读随记: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2018-10-17 08:22:42)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1dCGD13


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读吕启祥《红楼梦》校读文存笔记

#一些人习惯了道德评价,简言之,习惯了骂。
 @人们恨凤姐,骂凤姐,为什么不见凤姐还要想凤姐呢?原因可以说出多种多样。如果仅仅对人物进行是非善恶的道德评价,恐怕难以完满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有对人物进行审美评价,才能进一步探索其中奥秘。

#他们视宝玉为未来,熙凤只是帮他管家的。
 @如果说宝玉因为是未来的继承人,才成为争夺的对象,那么凤姐则因为是现在的当权派,更加切近地卷入旋涡的中心

#冰山火山之上,都没有好滋味。
 @一只雌凤,高踞于一片冰山之上

@成功的艺术典型,就是这样地开拓人的视野,增长人的阅历。这不是靠堆砌故事、卖弄知识能够奏效的。 曹雪芹创造了很多成功的典型。
成功的艺术典型,就是这样地开拓人的视野,增长人的阅历。这不是靠堆砌故事、卖弄知识能够奏效的。

#冷子兴如是说,兴儿也如是说。宝黛钗云有诗有爱有说有笑,凤姐在现实中扎腾,哪里是“一夜北风紧”,分明是“夜夜北风紧”
冷子兴介绍的那样: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月钱,10两银子是多少钱?刘姥姥得的20两呢?
@一月十两银子的月钱

#成功的典型
@不失时机地向尤氏索要五百两,而她打点官府实际用了三百两,真是既出了气,又赚了钱。

#真真你是水晶心肝玻璃人。”通体透亮,照人心曲,发人隐私,委实是凤姐的一种“特异功能” 记住这一评价。
@李纨当即称叹:“真真你是水晶心肝玻璃人。”通体透亮,照人心曲,发人隐私,委实是凤姐的一种“特异功能”。

#言为心声,语言的流利圆转,正是心态的游龙变幻的反映。 失势时的凤姐,就不能如此伶牙俐齿了。
@言为心声,语言的流利圆转,正是心态的游龙变幻的反映。

#贾云种树
 @种树

#牛性,蠢劲
@(邢夫人) 左性

#贾瑞之言,为心声,他没说假。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说的是有道理的。
@(贾瑞)死也要去

#读书同样不可感情用事,必得理性分析
@内因

#可以跟黛玉学写诗,单纯地忠于自己的爱情,偶尔也葬葬花什么的。可以跟宝钗学学沉稳大度,守分随时,偶尔也扑扑蝶什么的;可以跟湘云学学坦诚直率,心底明净,偶尔也吃鹿肉醉醉酒什么的;王熙凤呢,你要成为现实中人,值得你学的,更多,当然,也累。
 @凤姐

#大观园的反叛
大观园的反叛

#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曾国藩冰鉴。
@“言谈极爽利”和“心机极深细”

#会说话是会做人
@贾母不以为然:“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回子也不在这里不成?”凤姐忙接过来解释,说出一番“三处有益”的理由来,一则“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那园子须得细心的袭人来照看;再则屋子里的铺盖茶水,袭人都会精心准备,“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三则又可全袭人的礼。这番话既合于主仆上下的名分次序,更投合老太太怕节下失火和疼爱孙子的心理。贾母听了称赞“这话很是,比我想的周到”,不但不怪袭人,反而还关爱有加。

#为人称道
@凤姐语言的幽默和谐趣,贾府的丫头仆妇们只要听得二奶奶要说笑话了,都奔走相告。其实凤姐说笑的精彩处不在于她所讲的“聋子放炮仗”一类笑话,而在于能即景生情、就地取材,亦即“对景儿”的说笑。比如,用“外人”“内人”的对偶互换讥嘲贾琏,逗乐了赵嬷嬷;或以谐音打岔,声称自己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同作诗的姐妹们取笑。有时则用拟人之法,玩牌时指着贾母素常放钱的木匣子道:“那个里头不知顽了我多少去了。这一吊钱顽不了半个时辰,那里的钱就招手儿叫他了”,要平儿把刚送来的一吊也放在老太太一处,“一齐叫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叫箱子里的钱费事”。笑得贾母把牌撒了一桌子。

#做人,会做人
@骨子里仍然是孝敬

#语言的智慧
 @顶变幻莫测的机心

#读书,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是两回事。王熙凤作为一个女子,你可以不喜欢;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你必须承认她的魅力和魔力。
 @俱往矣,又似乎俱在矣。“凤辣子”人格的某些素质在今之“女强人”身上复现,不是偶然的;同样,其末流演化为某些毫无教养的泼妇无赖,亦不足怪。如果我们对这一性格能够进行较为冷静的文化反思,而不仅是从表象出发,比附式地呼唤所谓“女强人”,就能保持较为清醒和客观的态度,有所分析,知所弃取。

#永久的魅力
@作者固然有深刻犀利的批判和洞幽烛隐的揭露,却也不可遏制地赞赏她的才能和叹息她的命运。前文论析的辣手、机心、刚口诸端固不能以简单的褒贬概之;即以判词和曲子而言,何尝不充溢着精警的箴言和反复的咏叹。足见无论是作者的态度还是读者的感受,都是复杂的。何况杰出的作品更有作者意识不到意想不到的远期效应和永久魅力在。

#没下这么多工夫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
@我们难以用固定的逻辑概念来规范和解释,比方说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下、是此还是彼,只能在总体直感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理性分析,而这种感受和分析也同它的对象一样,是鲜活流动的,生生不已,难以穷尽。


在贾府说书的女艺人曾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刚口”是指口才。连说书艺人都甘拜下风,足见王熙凤口才不凡,这并非是吹捧,凤姐确实当之无愧。我们借用“刚口”一语来标举凤姐的语言才能,也就是冷子兴所介绍的“言谈极爽利”的风采。
凤姐赞赏小丫头红玉不负差遣,把“奶奶”“爷爷”一大堆的四五门子的话“说得齐全”“口声简断”,讨厌那些扭扭捏捏、哼哼唧唧、咬文咬字的蚊子腔儿。这也正是凤姐话风的自白。凤姐出言的简断爽利、醒人耳目,从她出场的第一句话“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就带出来了。以后不论在什么场合凤姐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去给宝黛劝和,就说“黄莺抓住了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同姐妹们打趣就说,我不入社花几个钱,“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数落尤氏说她“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给你嚼子衔上了”?是“锯了嘴子的葫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凤姐不会作诗,那起句“一夜北风紧”却浅而不俗,且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其干净爽利仍是凤姐声口。
会说话决不等于光会耍嘴皮子,“言谈极爽利”和“心机极深细”是密不可分的,同一件事,由凤姐来说和别人来说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第五十四回元宵夜宴贾母问及袭人怎么没有跟来伺候宝玉,言下有责怪之意,王夫人忙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不以为然:“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回子也不在这里不成?”凤姐忙接过来解释,说出一番“三处有益”的理由来,一则“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那园子须得细心的袭人来照看;再则屋子里的铺盖茶水,袭人都会精心准备,“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三则又可全袭人的礼。这番话既合于主仆上下的名分次序,更投合老太太怕节下失火和疼爱孙子的心理。贾母听了称赞“这话很是,比我想的周到”,不但不怪袭人,反而还关爱有加。可见,说话动听的前提在于“想的周到”。前文述及当邢夫人出马为贾赦讨鸳鸯,凤姐前后截然相反的说辞,盖因开初凤姐不假思索直陈不可,一旦发觉全不对路,立刻变换角度顺着邢夫人“左性”的竿子爬上去。若不是头脑灵敏反应迅捷,哪能说得邢夫人转怒为喜呢。
由于是当家人,凤姐的善于辞令也体现在同各色人等的接交应对上。她能不卑不亢分寸得宜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那说话的艺术很值得仔细体味。比方刘姥姥是个身份低微但年高积古的乡村老妪,与贾府并不沾亲带故不过同姓连宗,虽偶来走动却也不可简慢。凤姐裁度着对方的身份和彼此的关系,神态之间,虽显矜贵,言语还是很得体的。说出来的话既有谦词,“我年轻,不大认得,也可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又告艰难,“外头看着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不过是个空架子”;更不乏人情味,“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有照应才是”“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这次接待,凤姐是请示了王夫人的,她的语言应该说符合既不热络又不简慢、既不丢份又不炫耀的原则,可以算一个上对下即凤姐接见打抽丰的穷亲戚的例子。再举一个下对上即对付宫中太监的例子,第七十二回写到夏太府打发小内监来借银子,凤姐让贾琏先躲起来,自己出面应付。小太监说夏爷爷买房子短二百两,上回借的一千二百两等年底再还,凤姐接口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一面命人把自己的首饰拿去押了银子开发小太监。凤姐这几句话,看上去并未得罪夏太监,却软中有硬,绵里藏针。警示这样名为借贷实为敲诈已不知凡几,预告府中已被掏空,须靠典当度日。无怪有的论者评道,弱国的使者如能这样对付贪得无厌的强国,也算得上不辱君命了。凤姐确实有当外交使节和公关经理的潜能。
最为人们熟悉和称道的还有凤姐语言的幽默和谐趣,贾府的丫头仆妇们只要听得二奶奶要说笑话了,都奔走相告。其实凤姐说笑的精彩处不在于她所讲的“聋子放炮仗”一类笑话,而在于能即景生情、就地取材,亦即“对景儿”的说笑。比如,用“外人”“内人”的对偶互换讥嘲贾琏,逗乐了赵嬷嬷;或以谐音打岔,声称自己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同作诗的姐妹们取笑。有时则用拟人之法,玩牌时指着贾母素常放钱的木匣子道:“那个里头不知顽了我多少去了。这一吊钱顽不了半个时辰,那里的钱就招手儿叫他了”,要平儿把刚送来的一吊也放在老太太一处,“一齐叫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叫箱子里的钱费事”。笑得贾母把牌撒了一桌子。
谁都知道,凤姐是贾母的开心果、顺气丸。回目上曾点明“王熙凤效戏采斑衣”,斑衣戏采这个二十四孝中老莱娱亲的故事其实很矫揉造作,此处不过取承欢之意。在《红楼梦》里,贾政的娱亲倒有几分老莱子遗风,他讲的那个怕老婆的笑话令人作呕;出了谜语怕老太太猜不出,悄悄将谜底告诉宝玉转知贾母。总之是既俗气又笨拙,相比之下,王熙凤的承欢娱亲不知要高明多少。在贾母身边,凤姐的笑谈随机而出,自然天成。比方由做莲叶羹说到贾府的饮食“都想绝了”,凤姐接口道,“老祖宗只是嫌人肉酸,若不嫌人肉酸,早已把我还吃了呢”。引得众人大笑,正是用说笑的形式极言贾母花样翻新的高档饮食。又如逛大观园,贾母提到小时跌破头落下个窝,凤姐即刻说:“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和众人都笑了。请看,一个疤痕也能讨出吉利口彩,还扯上老寿星作证,人们明知是凤姐在随口编派,可编得这样喜庆圆满,不能不佩服她出色的即兴发挥。如果说,像这样化庄为谐,随机而生的笑谈,在凤姐不过家常便饭,毫不费力;那么,要使贾母转怒为喜、扭转气氛,难度就要大一些,而凤姐照样能举重若轻,别出心裁。如贾赦讨鸳鸯之事,贾母正在气头上,众人噤声,气氛紧张,连本无干系的王夫人也被怪罪,还埋怨上凤姐。当此之际,凤姐不慌不忙地回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众人称奇,倒要听听老太太有什么不是。凤姐说出理由来:“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这真有点奇兵突出,立即奏效。吃凤辣子这一刺激,先贬后奖。贾母气也消了,心也开了,空气也缓解了,又有说有笑的了。对于尊亲长辈,只有凤姐会用这种方式取笑,常常对大人物说小家子话。清虚观的张道士是有职法官,达官贵人都尊为老神仙,独有凤姐见了,竟说张道士托了盘子,像是化布施来了,唬了自己一跳。众人听说,哄然大笑。再如说贾母到园中赏雪是“躲债”,要赖薛姨妈的银子等,都属此类。凤姐嘲笑戏谑,看似失调少教,粗俗冒失,实际效果却总能使对方开心大笑。这种笑谑总伴随着某种新鲜的刺激,提人精神。如果老是平平淡淡,早就令人昏昏欲睡了。
可见凤姐的承欢取乐,也常带辣味。一上来似乎叫人受不了,回过味来不由得气顺心开,比那一味奉承的更加高明。凤姐在贾母跟前说笑,表面看去,出言放诞,似乎越礼犯上,骨子里总能讨得贾母喜欢。王夫人曾对凤姐拿长辈取笑提出异议,认为“惯得他这样”“明儿越发无礼了”,贾母却说“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凤姐的确是贾母晚年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带来乐趣的人,贾母曾戏说:“明儿叫你日夜跟着我,我倒常笑笑觉得开心,不许回家去。”凤姐病了,贾母倍感冷清,叨念“有他一人来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
正因为贾母是个较为开明情趣不俗的长辈,能够容纳和赞赏凤姐的“放诞”,所以凤姐的承欢娱亲少有媚态谄相,不那么肉麻,不那么俗气。当然固宠行权首先得巴结奉承老祖宗,其中的功利之心是连兴儿这样的小厮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然而凤姐的巴结奉承不同庸流、自有特色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这里可再举一例,第五十四回写贾母悄到园中赏雪,凤姐随后找来,贾母道:“你真是个鬼灵精儿,到底找了我来,以理,孝敬也不在这上头。”凤姐笑道,“我哪里是孝敬的心找了来?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没雀静的”,正疑惑间,来了两三个姑子,“我连忙把年例给了他们去了。如今来回老祖宗,债主已去,不用躲着了。已预备下希嫩的野鸡,请用饭去……”一行说,众人一行笑。请看,凤姐当着贾母的面声言自己不是出自孝敬之心,足见凤姐至少不着意把孝敬之名挂在口边上,这里当然也是取笑,骨子里仍然是孝敬,但能像凤姐这样放得开则殊为难得。
处在凤姐的地位,“哄着老太太”喜欢固属于首要,也不能不顾及其他。比如上举为鸳鸯使贾母转怒为喜,就还须顾及贾赦、邢夫人的脸面,赦邢夫妇正是凤姐的正经公婆。贾母听凤姐数落自己会调理人,便说“你带了去罢”,凤姐道,等“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贾母说:“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道:“琏儿不配,就是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在这里,凤姐既要使贾母开心,又不能得罪自己的公婆,出言既诙谐又得体。能使紧张的矛盾消弥在轻松的谈笑中,这是凤姐的谐谑所奏的奇效,也是她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仔细看去凤姐的说笑常常是滴水不漏,不会产生副作用;当然,如果她本意就想指桑骂槐旁敲侧击,那么一定会命中和扫到。凤姐的风趣和心机结合得可谓天衣无缝。
较之红楼诸钗中其他读书作诗的姑娘小姐,凤姐胸中文墨欠缺,她的语言没有什么书卷气,然而却有一派扑面而来新鲜热辣的生活真气。仔细品味,凤姐的语言独多俗语俚语歇后语等口语中的精华,状物拟人叙事言情亦无不生动逼肖;尤其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肚里似有无数新鲜趣闻。看上去凤姐的能言善辩幽默谐趣仿佛无师自通,寻其源头不在书本而在生活,在于生活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和智慧。通过凤姐的语言,人们不仅眼界大开,可以看到种种生活态和社会相;而且心智大开,可以窥见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0ofPZ93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0noCx7d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0OBHgfe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0Dtid25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10Eg313

http://s1/large/001oehCmzy7osI0OaWd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