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树脂修复与敏感控制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补牙与根管治疗 |
后牙一类洞,前磨牙的二类洞,有釉质支撑点的磨牙二类洞;
二,树脂充填的原则:
可视,保守,器械能到达的地方,在釉质边缘以上部分。
三,
和牙釉质牙本质的有效粘接和封闭,另外无洞斜面设计可以有效的
避开咬合点,避开应力集中区。
2,上橡皮障酸蚀洞缘釉质
无机釉质无作用)自酸蚀处理液浓度偏低处理本质很好,对釉质处
理效果偏差,建议全酸处理釉质洞缘。冲洗后干燥自酸蚀处理液处
理本质15秒后干燥均匀涂布粘接剂,棉棒擦除洞缘以外的多余粘接
剂,等待15秒后光照30秒。近髓处优先采用化学固化玻璃离子垫底
(化学固化玻璃离子向温度高的方向收缩,牙髓方向温度最高,更
有利于封闭),也可以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
3,树脂堆塑窝沟初步形成和底部上色
树脂堆塑牙尖形态,和颜色勾勒。
动,意由心生;其次,对层次色彩的敏感度;再者,对于备洞之前
的瞬间记忆,原始形态复制。
窝沟尖脊塑造考虑年龄,及磨耗情况,进一步仿生,同时配
合内染勾勒技术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褪色失真。
在探索这个技术之初,寻找了很多制作窝沟的方法如车针雕刻,
和染色的方法--外染窝沟,但是做出来后很不自然,不协调。
刀模拟训练,发现堆塑可以塑造完美协调牙齿合面形态,再结合
上瓷的内染技术和颜色勾勒技术创造了我的这项技术的雏形,历
次的改进后成就图7到图14的病例。
四,术后敏感的相关问题
1细菌及其毒素产物是导致牙髓损伤和牙髓炎最重要的致病因
素,所以腐质必须清理干净,清理后窝洞处理有很多学者最
早提出了运用窝洞消毒剂,现在最新文献可证实基本不再运
用。原因在于从原理分析窝洞消毒剂属酸性,所以完全可以
有我们的处理剂来代替,临床常用的处理剂PH值为0.8—2.0,
处理后可生存的细菌数量基本为零。
2,也许是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酸蚀剂或处理液对牙髓有刺
激,这种观点已证实是错误的,酸蚀剂对牙髓没有刺激并且
是一种很好的窝洞消毒剂。
3,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去龋后直接垫底再去酸蚀粘接充
填,和第二条是违背的。一般需要垫底的洞比较深或近髓这
个地方一般是龋齿的最前沿,是细菌潜在较深的地方,直接
垫底没有进行窝洞的消毒易产生继发龋或者敏感,另外减少
有效粘接面积(现代粘接学里建议使用树脂型垫底材料)。
临床中常见的两种现象说明了这个问题,第一,继发龋病例
清理后垫底材料会轻松去除;第二,制备嵌体时候局部需要
垫底,在取模和复诊去除临时暂封材料时垫底材料脱落;说
明未进行有效垫底。有效垫底的先决条件是处理液处理后有
效粘接后垫底。我一般深度窝洞不垫底或很少垫底,因为粘
接剂已证实可以直接盖髓。临床常用垫底材料双组分化学固
化型或光固化树脂型玻璃离子或流体树脂。氢氧化钙垫底已
被淘汰,具体可查《牙体修复学新进展》有详细介绍。
4,混合层的形成和充填后的边缘封闭也是术后敏感控制的关
键因素之一(在上一期楔状缺损的仿生修复和术后敏感控制
中已详述)。
5,程序时间控制不要争分夺秒---人为之术后敏感因素
等待15秒,让虹吸作用发生完全,光照30秒(让树脂突充分
固化,低分子树脂摩尔浓度下降解产物对牙髓有毒性)深处
可垫底或直接树脂充填堆塑成型。在洞比较深时可以采用不
同硬度树脂填充以模仿牙本质和牙釉质分层可增加充填后的
舒适性(可以用流体树脂充填之釉牙本质界下1mm,在用后
牙树脂堆塑牙合面部分)。临床上尽量采用全酸+自酸的处理
方式各取其优点(全酸湿度不好掌握)。
小结,敏感因素多数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有关,而与
材料的选择关系不大,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材料基本对牙髓无害。
敏感的原因不外乎一下几条,
1,粘接深度小于处理深度。
2,内外防线的控制不佳。
3,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http://blog.kq88.com/u/16087/archives/2011/5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