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从技术向管理
(2009-12-09 06:36: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诊所经营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2873c0100fkdl.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有关牙医开业的话题
一.诊所管理的多元性
诊所医生的技术水平是有差异的,但病人却不能因为这些差异而得到较差或有风险的治疗结果(当然,有时医疗风险不可预知),怎样进行诊所技术质量的控制,发挥技术专长,降低治疗的风险,保护病人的利益,这就需要对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技术的管理,是诊所管理实践的一部分。
诊所的管理具有多元和多层次的内涵,对外有服务的管理、市场营销的管理,对内有技术的管理和团队的管理,等等。
通常牙科医生对自己的技术业务层面的管理是本能和有效的,可以自己独立控制和发挥,但个人技术的管理对于诊所来讲又是初级的管理,放大到诊所管理层面来看,诊所为了满足客人的要求又需要更高级别的业务统筹和管理实施,比如说,如何让所有的优势技术资源为一个患者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如何调配现有的技术力量来实施治疗,等等。有时需要超越自身团队范围的技术管理。
二.管理型医生的价值
我们知道,口腔诊所应该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医疗经营个体,在这个经营体当中,那些具有全科治疗观念和专科治疗水平、肩负领导团队、完善服务,拓展市场重任的医生,就是我们定义的诊所的管理型医生,他们是诊所成功经营、品牌拓展的基石。他们从技术型医生转化为管理型医生,如果再加上勇敢的天性和精神,就是成功创业型医生。这是医生创业自立的成长逻辑和职业规律。
无论口腔诊所采用何种经营模式,管理型医生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他承担着口腔医疗服务水准和品质的保障与延续,以及病人的权益是否得到最大化的确切保障。如果不能由管理型医生作为诊所运营的主导,那无论何种机制的口腔门诊,其长远的发展与成长都是不可预测的。国内很多经营比较成功的口腔门诊,很多都是由管理型医生运营或行使管理权利的,他们可以从很多细小的临床操作中发现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将临床操作与服务体验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并从中制定出最有效率的解决途径与办法,最大限度获取患者或客户的满意度。
三.管理型医生的标准
诊所医生的从业标准除了专业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包括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与诊所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融合的能力,以及在一个成熟的诊疗服务流程之中的适应能力。
一名优秀的管理型医生,则是要从诊所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从诊所的第一现场出发,洞察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抓住、剖析、总结,变成可持续改善的执行力,使每一个业务岗位充分活起来,让低效率无处可藏,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去执行。之所以目前很多开业医生在诊所经营方面捉襟见肘、困惑多多,就是因为自己的角色还没有转化到管理型上来,或者诊所的管理结构、流程等产生不了这样的医生。
四.有益思考
下面是诊所管理型的医生需要思考和分析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