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咬合重建
标签:
健康 |
分类: 固定修复 |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3&id=13679179&sty=1&tpg=1&age=0
1,与修复一样,正畸也是咬合重建,只是用的是天然牙,但是咬合和关节健康的目标都是不能忽略的。本人学习了五年的传统正畸之后才接触到Roth/Williams
功能合,Peter Dawson,Thomas Basta 的he学及 Robert
Lee的Bioesthetics理念,从此到处收集有关信息(包括dentaltown),大有人生苦短之感,因为我逐渐找到了对以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解释----CO与CR的不调。
现有的国内的大学教材象综述,看不出编者的观点。但是上述的作者都是旗帜鲜明。
2,诊断---确立治疗目标:CO还是CR?这是工作中指导性的环节。似乎现在有这两大阵营的医生。有的主张习惯位,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原有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如he干扰,严重磨耗,关节的半脱位。有的主张CR位,这就需要先检查关节位置,重新确立可重复的最上最前位,在此基础上修复牙冠形态,建立咬合。
3,如何记录CR---直接或deprogram 后?方法有很多种,肌功能异常的应用splint或mouth guard
deprogram后记录。splint 或称mouth guard
有部分覆盖的NTI和全牙列覆盖的MAGO,后者可以防止部分牙入或伸长。
4,修复牙冠形态---组牙功能合还是尖牙保护he,也就是美国人说的cow牙
orrat?尖牙保护he是理想的单侧平衡合,限制sideshift
及防止磨耗,有治疗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牙尖未磨耗的病例证明。而组牙功能合,本人也认为这是牙齿严重磨耗后的病理he,很难实现单侧平衡合,不信的话,临床上一查便知,而且通常严重磨耗的病人咬肌发达,牙冠的crack也多。
5,合重建---局部调整or全口?不只是看起来严重的病例才需合重建。以下转贴一Bioesthetics 医生病例图片(Lunch
time.to be explained later,this post took me 1.5 hours to type in
Chinese.Lunch time.^_^):
原讨论帖:口腔修复专题讨论】再谈咬合重建(含旧帖梳理及进一步讨论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03&id=13655995&tpg=1&ppg=1&sty=1&age=1&ticket=ST-13962-JGeaoWczXm92wVZdVf5l5kDD
mounting1
这样的后牙干扰,也称支点fulcrum,只有上可调式颌架后才能见。口腔内是看不到的,因为有神经肌肉的反馈,患者会避开这一点而咬在自己觉得最舒服的位置(ICP,CO)。Never
believe what you see in the mouth.by Dr Robert E.
Williams.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95733476.jpg
right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70607873.jpg
wax
up
用蜡恢复牙冠外形来做诊断性的治疗( also reversible).这里恢复尖牙引导后,后牙的平衡侧干扰也同时解除了。
Bioesthetics 理念强调自然的牙冠外形(Nature's Best)。牙冠外形的修整有positive
法(如恢复磨耗了的前牙长度)和negative法(降低后牙过长的牙尖)两种。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93721519.jpg
wax
up2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47254327.jpg
before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55963768.jpg
Dr Jina Linton 的中文搏客(正畸,咬合重建,多学科应用):http://blog.sina.com.cn/smiledental
after
只做了少量的冠和树脂修复就达到了尖牙保护he,观察十年树脂仍然存在。这是作者的原话:The lab may have gone a
little crazy on the anatomy on the crown on #3, but look at the
huge cusps on all her natural teeth. FYI - the composite guidance
we put on her canines is still there today - this case was done
about 10 years ago.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09/60903947.jpg
Dr Jina Linton 的中文搏客(正畸,咬合重建,多学科应用):http://blog.sina.com.cn/smiledental
对于组牙功能HE的解释是:下颌在侧方运动中工作侧后牙同时接触,而非工作侧不接触,前伸颌时,前牙有均匀接触,后牙无接触,称组牙功能HE。
而功能颌意味着这种颌对功能是有益的。此颌的相关面没有干扰,可以下颌平滑移动;下颌在闭合或正中HE和正中关系HE时会导入最大牙尖交错位,同时还有自由域;此HE的接触关系有助于颌的稳定。而病理HE的解释应该是有异常颌因素存在的,并已引起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病变的咬合,称为病理HE。
下图是两类下颌前伸状态,都可以称为组牙功能颌。组牙功能颌是否存在病理HE,我个人觉得主要还是看非工作侧的咬合状态。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10/51946111.jpg
欢迎登陆我们的博客http://all-ceram.blog.sohu.com/,你的朋友百欧雅。
这张图恢复了患者的尖导(Canine Guidance),而且恢复后的磨牙咬合均匀无支点。
http://img.dxy.cn/upload/2009/01/10/89998824.jpg
欢迎登陆我们的博客http://all-ceram.blog.sohu.com/,你的朋友百欧雅。
-组牙功能合是牙齿严重磨耗后的病理he,很难实现单侧平衡合?
磨耗的he和病理he什么关系?从您的话--尖牙保护he是理想的单侧平衡合,治疗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牙尖未磨耗的病例--好像磨耗不是什么好事,20年尖牙不磨耗很值得赞赏?您到底怎么理解磨耗的?或者您的意思我没有完全理解?
2-磨耗是具有生理意义的--Angle在研究了大量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头骨发现,原始人很少有第三磨牙阻生。他认为:原始人的食物非常粗糙,造成了牙齿磨耗程度远远大于现代人,这不仅表现在he面,更有临面磨耗。he面磨耗被牙骨质的不断生成而补偿,其实现代人还保留了根端1/2左右的细胞性牙骨质,不断生成牙骨质以弥补he面磨耗。但是现代人食物的细腻,那么细胞性牙骨质的存在还有没有意义呢?
临面磨耗对阻生牙意义重大。我们的牙齿在12,3初建合时候有接触点,之后会由于临面磨耗成为接触面,这在食物粗糙的原始人是显著的,到17,8第三磨牙萌出,由于“近中漂移”,已经有足够间隙容纳它了。现代人临面磨耗不足导致了第三磨牙萌出间隙不足。
您怎么看待近中漂移学说-misial
drift,以及Angel对磨耗的生理意义的论述呢?这好像和您说的“二十年以上的牙尖未磨耗”不大一致。或者说,您认为现代人不需要磨耗的生理意义了?
3-张兄说的问题--在修复涉及上3时(特别是单冠3修复时),考虑尖牙保护he?还是组牙功能he?
--本来我感觉我还清楚,看完您的文章我不清楚了。老外论坛的东西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但是,权威的观点是什么呢,您手边的he学书Roth/Williams
功能合,Peter Dawson,Thomas Basta 是怎么建议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4-首先确立CO=CR,这是您的目标。
其实我也知道很多权威教科书就这点,有不同意见,甚至co的定义也在不停的变。您的CO=CR具体什么意思?假如您的意思是:正中he(现在的很多观点认为是牙尖交错he-ico)=正中关系he(即CRO。严格的说CR是个范围,CRO才是建he可选的位点)的话,那您怎么理解长正中-long
distance存在的意义呢?
5-您是专攻正畸的,这是真牙的he问题;冠修复涉及的是牙列缺损或部分缺失问题,还不得不考虑材料性能问题(比如:我做的尖牙pfm
crown就有几例he力集中,崩瓷失败,不得不做组牙功能he的;要是涉及尖牙全瓷贴面的话,我更担心了);全口修复一般提倡完全接触的he平衡(这点也有不同论调)。
我是正畸的门外汉,感觉正畸--冠桥固定修复--全口义齿,在建he目标上应当有所不同,或许这个认识不尽然?从您的专业角度您怎么理解呢?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盼望能够详细阐述您的观点,或者展示一下相关专家的论著?谢谢。
建议:读相关的内容越多,理解的就越多。
1,功能he里的尖牙保护he不仅仅是形态学的尖导,也不单指青少年的口腔内检查所见的尖导,还有在ICP(或IP或称CO)时髁突位于关节最上最前位等重要因素。事实上有些青少年牙尖虽还未有明显磨耗,但是无论是取CR蜡记录面弓转移上可调式颌架和MCD(或CPI)测,还是Cone beam CT ,还是MRI,你都会发现有CO-CR不调的情况(待续.....)。
2,治疗目标的改变也需要诊疗理念的改变。这里面有经济文化和伦理方面的因素。局部还是系统,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比如,十多年前许多一般的医院还在为做干髓,朔化,还是根管去斗争,现在随着器械的完备和便利已见分晓。
3,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大多数人都有的情况可能是正态分布里的正常范围但未必是符合健康的,比如国内成人80-90%有牙石,难道说就是可以接受的吗?还有,我没记错的话,普及麻疹疫苗前,多数孩子会被感染。正因为人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诞生了医学这门伟大的学科,才需要医生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医学的发展也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4,再相对具体一点回答zhangsimon兄(?)的问题——在修复涉及上3时,考虑尖牙保护he?还是组牙功能he?
1)短期目标:习惯位建he的话,加上如果原有的牙尖磨耗(提示后牙有支点)组牙功能he的修复体不会很快损坏。因为旧的运动模式没有改变,fulcrum没消除,牙尖仍然有被磨掉的因素。
2)长期目标——确定铰链轴后建尖牙保护he(需要很多工作:deprogram,CR Bite ,face bow ,mounting,mcd,wax-up,good lab with same articulator,etc)
Dr Jina Linton 的中文搏客(正畸,咬合重建,多学科应用):http://blog.sina.com.cn/smiledenta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