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分类: 诊所经营 |
坐在北外附近的咖啡馆里,喝着不怎么好喝但是便宜的咖啡,看着让我有喜有忧的英文专业书,身边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叽叽喳喳,这种感觉很陌生又很亲切。
大学毕业11年了,似乎离学生这个身份越来越远。
很不幸把ENGLISH读成了“应该累死”,成了一名医生。不仅要累死累活地从事“重体力、重脑力、高风险”的牙医工作,还要面对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不学习,就会落后。
似乎有一个规律,医生工作的前五年,学习热情普遍很高;但五年后,当逐渐适应了日常临床工作后,许多医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所以,在爱雅仕的医生招聘中,我着重观察应聘医生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动力,无论他已经工作了5年或10年甚至更多。
爱雅仕牙周医生万鹏在香港大学“苦读”硕士期间,同时要学习英语、粤语和专业课程,平均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当他离开图书馆回宿舍时,经常会遇到他
的导师刚刚回家。而他的导师(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副院长),早已经是一位国际牙周专家。
去年深圳FDI大会结束后,我和万鹏医生一起去香港,白天我们参观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及当地牙医诊所,很充实也很累。但回到酒店后,万鹏医生会彻夜整理资料。如今,他拥有并阅读了许多国际牙周、种植资料和期刊。
今年十月,万鹏医生刚刚去了瑞士自费学习;十一月,又到香港参加了循证医学会议。
不想在这里给万鹏医生树碑立传,只是想以他为例、为榜样。
既然做了应该累死的医生,就必须做一个永远的学生。再多的临床经验,都不是可以停止学习的理由。
《圣经》经文:
“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哥林多前书》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