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蓝海战略的情况,它是2006年全球经营管理类图书销售排名第一的专业书籍,其思维体系是将现有的市场人为的划分为竞争惨烈的传统旧有的“红海”领域和新市场、新思维、新价值的“蓝海”领域。
葛医生的观点是鼓励所有开业同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开创出专属于个人的蓝海经营策略,他提出对于在现有竞争激烈的口腔医疗市场(台湾)技术已不再是诊所经营的唯一“优胜条件”,更多的是要靠经营者在诊所经营的各种细节上尽可能的细致用心,其中包括诊所的环境布置、氛围营造、服务态度和服务模式(大家注意这里提到的是模式而不是方式)的灵活度和人性化,诊所整体运营理念的清晰化和明确性等等。
因为葛医生的演讲出于个人版权的考虑,所以不欢迎大家录像拍照,因此笔者将以个人聆听的一些体会,再结合其所讲的内容为大家介绍一些的葛医生比较有价值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方式。
首先,他提出经营诊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你是计划打造旗舰式的开业诊所还是小而美的家庭式诊所,关于这一点一定要在开业之前明确。如果选择不当或概念模糊一定会直接影响到今后诊所的发展最终导致运营出现困难。
其次,诊所的风格(即内部设置)是奢华型、优雅型还是平实型的。如果是奢华型,那你的主要客户可能是收入很高又比较注重排场的一类人群;如果是优雅型,那客户群体应该定位在有一定消费能力又比较关注生活品质的财富新贵;如果是平实型,就是以普通大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只要布置整洁卫生就可以了。
再次,他提出一个观点让笔者感觉很有新意,就是“顾客永远只比我们牙医大一点点”!不仅让我联想起以前苏建宏医生有一篇《你是我朋友、不是我上帝》的博客文章,看来对于新型医患关系的理解上海峡两岸的牙医同行是有共识的。我们凭的是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在此基础上尽自己可能让就诊体验更加安全舒适,但我们没有必要降低自身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属性去迎合患者,所以笔者认为“顾客只比我们大一点点”就是对于现实中医患关系把握程度最好的诠释。
还有,他提出了一个价位引导与心理暗示的临床收费模式。他提倡所有开业诊所如果想在短期内提高自身收入水平,首先要丰富和更加完善门诊收费清单和标准。因为只有为顾客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医疗服务价格选择,才有可能避免因为心理价位落差造成顾客放弃治疗所带来的收益流失。在台湾他们曾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如果你从高价位往下介绍服务价格标准会比从低价位向高价位介绍的实际收益要高出20%左右,关于这一数据葛医生说是经过大量测算和应用所得出的,所以应该很有实际的指导性意义,建议所有开业同行回去尝试一下,希望能够收到意料不到的好结果。
最后,葛医生更是提出了一个有些夸张的说法,就是“牙医造神”模式。他说其实我们每个牙医如果能够使自己的形象在患者心目中成为“神”一样存在,那么你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当然是恪守医疗道德和技术标准的)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你的建议,完全信任你提供的所有服务过程和服务承诺,并且忽略或包容可能产生的某些医疗失误或副作用等等。他的建议是,把顾客实际病患治疗的难度适度作提升性描述,然后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用更短的时间或更舒适的方式加以解决,然后由旁边的助手进行恰当的称赞,如“葛医生,今天这么难的病例你一下子就完成了,真是太好了。。。。”等,特别注意在询问患者治疗后体验时,一定要让在前台候诊的患者们“正好听到”,可以考虑适当的提高对于自身技术扩张性描述的音量和重复次数,以此来传达给顾客一种可以安心治疗的信息,以此提升顾客的预期满意度。还有要特别重视预约病人的重视程度,以此在治疗前就给与患者一个舒适的心理满足和心理影响,降低牙医在治疗过程中繁重解释工作。如每天前台必须清楚明确预约病人的时间表,当某个预约的时间快到时有人进入诊所一定要问候“你是XX先生/女士吗?我们的医生一直在等候您的到来,请您先稍事休息,让我们为您准备一下”等等之类的专业用语。
其实还有很多葛医生在演讲过程中的精彩发言没能清晰地记录下来,也希望广大同行如果了解到哪里有葛医生的演讲前去聆听他现场的版本,会比笔者在文章里简介的要丰富生动的多,今后本人也会将更多优秀开业同行或专家先进的行业理念和经验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和参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