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粘接剂牙周病牙科微笑口臭洗牙牙齿美容瓷贴面牙医看牙 |
分类: 牙齿美容 |
术前WAX-UP
:
预备排龈取模后(下前牙去牙结石):
戴牙后口腔观:
戴牙前:
戴牙后:
A.漂亮!佩服!
不过还有疑问想请教doctor_sjh战友:该患者牙周状况如何?瓷贴面粘固后在咬合力作用下上前牙会有唇向扇形移位的趋向么?会对贴面的抗力及固位有影响么?
谢谢!
B.就是病人原来牙齿外形挺刚毅的,完成后太柔了,有点像女生的
C.该患者在制作前,下前牙有少量龈下结石,由于是外地患者,牙周洁治与牙体预备是同期进行。
上前牙并不会有扇形移位的趋势。
附带说一句,这个患者前牙的间隙是天然的,与牙周状况无关,这个患者高一米八五。
不过还有疑问想请教doctor_sjh战友:该患者牙周状况如何?瓷贴面粘固后在咬合力作用下上前牙会有唇向扇形移位的趋向么?会对贴面的抗力及固位有影响么?
谢谢!
B.就是病人原来牙齿外形挺刚毅的,完成后太柔了,有点像女生的
C.该患者在制作前,下前牙有少量龈下结石,由于是外地患者,牙周洁治与牙体预备是同期进行。
上前牙并不会有扇形移位的趋势。
附带说一句,这个患者前牙的间隙是天然的,与牙周状况无关,这个患者高一米八五。
C.老兄说得很对!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
但是我与技师沟通,这个患者的前牙已经很大了,间隙也很大,如果做得完全参照以前的性别特征,那么牙会显得很板,很宽。只能利用稍圆钝的感觉来显得这颗牙不太宽
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D.瓷贴面的预后一直是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我看到有医生做的瓷贴面,几个月就出现了崩瓷现象。尤其是下前牙,瓷贴面直接承受着咬合力量,不知预后到底如何?值得担忧……
C.我现在并不担心崩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脱落的问题。
以前加工厂都在出厂前帮我用氢氟酸酸蚀好,到临床我就不再酸蚀了。
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有脱落的,出厂前的酸蚀是不可靠的,因为贴面的运输过程,在口内试戴的过程都会污染粘结面,而且这种脱落以尖牙居多。
后来我在椅旁粘结前也用氢氟酸酸蚀然后再粘结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
但是我与技师沟通,这个患者的前牙已经很大了,间隙也很大,如果做得完全参照以前的性别特征,那么牙会显得很板,很宽。只能利用稍圆钝的感觉来显得这颗牙不太宽
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D.瓷贴面的预后一直是我比较担心的问题,我看到有医生做的瓷贴面,几个月就出现了崩瓷现象。尤其是下前牙,瓷贴面直接承受着咬合力量,不知预后到底如何?值得担忧……
C.我现在并不担心崩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脱落的问题。
以前加工厂都在出厂前帮我用氢氟酸酸蚀好,到临床我就不再酸蚀了。
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有脱落的,出厂前的酸蚀是不可靠的,因为贴面的运输过程,在口内试戴的过程都会污染粘结面,而且这种脱落以尖牙居多。
后来我在椅旁粘结前也用氢氟酸酸蚀然后再粘结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
E.很棒!!!
看到完成后的第一感觉和zhangsimon战友同感。
很想请教楼主:关于前牙的美容修复,楼主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技工交流的?http://img.dxy.cn/images/smiles/smile.gif谢谢
C.事实上有时WAX-UP(第二张图)与最终修复体在形态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这时我可能会告知技师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他电话给我,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必要的时候我赶到加工厂去看最终形态(幸运的是,我的两个合作工厂都在北京)
C.就是技工恢复的蜡牙的基本形态,这是与患者沟通的基准。也是最终出现形态和排列上的纠纷的证据
B.如果将11,21贴面远中邻面范围仍限于原来位置;而将12,22贴面近中邻面扩展到原两个中切牙远中;再将13,23近中向侧切牙靠 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D.同意,这样的处理可以尽量减小两个中切牙的宽度。不过似乎患者的间隙位于中切牙之间,给处理带来很大障碍。不知道能不能先通过局部正畸的方法调整一下间隙,再做修复,这样能不能达到兼顾修复时间和更好效果的目的。
F.不错的病例
提几点意见:
1.修复前如果牙周处理后,可能颈缘会做得更漂亮
2.牙体预备过于保守,预备量不足,肩台感觉连0.5mm都不足,修复空间不足可能会影响贴面的强度
3.至于贴面的宽度增加使11.21感觉外形改变圆钝,使与面型不协调,可能就没有什么好的看法,毕竟中切牙间隙较大,中切牙外形(宽度改变)是关闭间隙无法避免的缺点,不过可以使中切牙唇侧面变得平板一些,远中切角可以唇向展一些,弧度太过圆滑可能略显刚性不足
G.WAX-UP是在患者牙体预备之前的原始模型上直接做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WAX-UP制作后的牙体只会比原始牙大。
WAX-UP与修复后的假牙会不会差别较大?
拿给技工用蜡做而不是医师自行自凝胶做,是为了保证美观性吗?
C.WAXUP是技工在技工室在患者的原始模型上备牙,然后再用蜡回复外形的。差别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基本外形差不了。
WAXUP最重要的作用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还是事后发生纠纷的证据。美观性是当然的。
L.苏兄感觉义获嘉树脂粘结剂和帕娜碧亚哪一个用起来更方便。
C.方便可能帕娜碧亚和义获嘉的MULTILINK差不多,但是帕娜碧亚套装里没有瓷活化剂,得单买。
而且帕娜碧亚现在我比较头疼的是量少,看似便宜,实际上蛮贵的,现在用的是MULTILINK,感觉不错,贴面、铸瓷冠、氧化锆冠、马里兰桥,通吃。里面有瓷偶联剂,还有一瓶金属处理液(同时用于氧化锆表面处理)
M.个人对第二点持不同意见
贴面的预备本来就是偏向保守的,理想的贴面预备应该局限于牙釉质层内,但临床上很多时候牙本质的暴露在所难免。
一般牙颈部预备量为0.3mm,牙中1/3为0.5mm,切端为0.7mm甚至更多。
因此颈部的肩台不足0.5mm没什么,正常的
我看楼主的照片,肩台的预备量应该是够了。
看到完成后的第一感觉和zhangsimon战友同感。
很想请教楼主:关于前牙的美容修复,楼主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技工交流的?http://img.dxy.cn/images/smiles/smile.gif谢谢
C.事实上有时WAX-UP(第二张图)与最终修复体在形态方面还是有差距的。这时我可能会告知技师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他电话给我,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必要的时候我赶到加工厂去看最终形态(幸运的是,我的两个合作工厂都在北京)
C.就是技工恢复的蜡牙的基本形态,这是与患者沟通的基准。也是最终出现形态和排列上的纠纷的证据
B.如果将11,21贴面远中邻面范围仍限于原来位置;而将12,22贴面近中邻面扩展到原两个中切牙远中;再将13,23近中向侧切牙靠 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D.同意,这样的处理可以尽量减小两个中切牙的宽度。不过似乎患者的间隙位于中切牙之间,给处理带来很大障碍。不知道能不能先通过局部正畸的方法调整一下间隙,再做修复,这样能不能达到兼顾修复时间和更好效果的目的。
F.不错的病例
提几点意见:
1.修复前如果牙周处理后,可能颈缘会做得更漂亮
2.牙体预备过于保守,预备量不足,肩台感觉连0.5mm都不足,修复空间不足可能会影响贴面的强度
3.至于贴面的宽度增加使11.21感觉外形改变圆钝,使与面型不协调,可能就没有什么好的看法,毕竟中切牙间隙较大,中切牙外形(宽度改变)是关闭间隙无法避免的缺点,不过可以使中切牙唇侧面变得平板一些,远中切角可以唇向展一些,弧度太过圆滑可能略显刚性不足
G.WAX-UP是在患者牙体预备之前的原始模型上直接做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WAX-UP制作后的牙体只会比原始牙大。
WAX-UP与修复后的假牙会不会差别较大?
拿给技工用蜡做而不是医师自行自凝胶做,是为了保证美观性吗?
C.WAXUP是技工在技工室在患者的原始模型上备牙,然后再用蜡回复外形的。差别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基本外形差不了。
WAXUP最重要的作用是医患沟通的桥梁,还是事后发生纠纷的证据。美观性是当然的。
L.苏兄感觉义获嘉树脂粘结剂和帕娜碧亚哪一个用起来更方便。
C.方便可能帕娜碧亚和义获嘉的MULTILINK差不多,但是帕娜碧亚套装里没有瓷活化剂,得单买。
而且帕娜碧亚现在我比较头疼的是量少,看似便宜,实际上蛮贵的,现在用的是MULTILINK,感觉不错,贴面、铸瓷冠、氧化锆冠、马里兰桥,通吃。里面有瓷偶联剂,还有一瓶金属处理液(同时用于氧化锆表面处理)
M.个人对第二点持不同意见
贴面的预备本来就是偏向保守的,理想的贴面预备应该局限于牙釉质层内,但临床上很多时候牙本质的暴露在所难免。
一般牙颈部预备量为0.3mm,牙中1/3为0.5mm,切端为0.7mm甚至更多。
因此颈部的肩台不足0.5mm没什么,正常的
我看楼主的照片,肩台的预备量应该是够了。
D.如果一味追求保守,而影响了最终修复体的美学效果的话,那这样一例美容修复的病例是否是贴面修复的最佳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