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牙根纵裂

(2007-07-20 14:20:33)
标签:

牙科

看牙

牙痛

补牙

分类: 牙齿保存技术及松动牙固定技术
 
牙根纵裂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冯娜
[size=4]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 VRF)是指发生于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1]。其涉及到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是一种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和预后不佳的疾病。牙根纵裂在全口牙齿均可发生。国外文献报道多集中在做过牙髓治疗的牙齿(简称无髓牙根裂,VRF i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国内以无龋、未进行牙髓治疗的牙齿(简称有髓牙根裂,VRF in non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多见。

1 病因学研究

1.1 根管治疗对牙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1.1.1 根管预备无髓牙牙体硬组织脱水后,牙齿结构变脆;在传统的根管预备时,台阶预备去除了较多的根管壁,使根管壁显著变薄,减弱了牙根的抗折能力,易导致牙根纵裂[2];但随着近年来镍钛根管预备系统的广泛推广,特别是在弯曲根管的应用,使得这一因素的影响明显降低[3]。

1.1.2 侧压力根管充填时多采用侧向填压法充填根管。Morfis[4]等将其研究的460个患牙分成A、B两组,在同样根管预备的基础上,A组采用侧向填压牙胶尖,B组在充填时未进行侧向填压。结果发现,A组牙根纵裂发生率为5.53%,B组仅为1.05%,两组差异显著。
  但一些学者发现,单纯的侧向填压并不是引起牙根纵裂的直接原因,除非是侧压力过大或牙根十分薄弱[2.5.6]。Veera[6]等的研究发现,上、下颌前牙在侧向填压牙胶尖过程中,引起牙根纵裂的负荷分别为17.2kg和6.2kg,而在侧向填压过程中牙根表面所受的压力应变仅为发生牙根纵裂所需压力的1~10%;研究认为,根裂是牙根根充时发生永久变形贮存在牙本质中或者是根充时有隐裂,因日后修复和咀嚼时的额外应力作用导致牙根纵裂。

1.1.3 Veera等将其研究的40颗上颌切牙分成四组,在同样根管预备的基础上,侧向填压时分别应用四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实验结果有显著差异[7]。

1.2 修复治疗对牙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为使牙齿更好的行使功能,恢复美观,多需要进行桩或桩核修复。牙根纵裂与桩道预备去除了较多的根管壁,削弱了牙根结构有关;也与不合适(直径过大,长度过长等)的桩核修复等有关[8.9.10]。Sirimai[8]等比较六种不同类型的桩核修复体与牙根纵裂的关系显示,聚乙烯合成纤维复合树脂桩发生根裂的几率最小,而传统的铸造桩核最易引起牙根纵裂。
另外,在桩或桩核粘固就位时敲击力过大以及桩的膨胀,也有可能导致牙根纵裂[.11]。

1.3 牙合创伤
国内学者曾艳[12.13]等对39颗患牙的牙牙合情况和咬合应力分析发现,牙根纵裂绝大部分发生于中老年人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患牙牙合面均严重磨耗,50%以上的患牙牙合面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远中边缘嵴低平及深牙合面凹等改变,患牙均存在牙合创伤,接触牙合力最大,下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尖部根管壁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且集中于其颊舌中线部位,长期较大咬合力和应力集中(夜磨牙、单侧咀嚼及紧咬牙等不良习惯)则导致牙根纵裂。Chan[11]等称这种情况为“疲劳性根裂”。

1.4 牙周炎
  牙根纵裂与牙周炎关系密切,根裂患牙多有典型的牙周炎表现[12],牙周炎患者因长期的牙周炎症吸收,破坏牙槽骨及牙根组织,使牙根结构逐渐削弱,导致根裂。患牙根裂与牙周组织破坏共存,根裂加重该处牙周组织的损坏。
1.5 牙根发育缺陷
牙根纵裂多发生于前磨牙,磨牙近中(颊)根,推测与其牙根结构情况有关,上颌前磨牙颊根根部腭侧有分叉状凹陷,牙根结构存在薄弱环节[12-14]。

2 诊断
2.1 发病年龄及发病率
牙根纵裂发病年龄多在40以上,多发于无髓牙,无髓牙以前磨牙多发,而有髓牙以磨牙(近中、近中颊根)好发,尤为第一磨牙[4.5.11.16]。Chan[11]等对315例患牙的研究发现,60%的患牙为无髓牙;平均发病年龄有髓牙为55岁,高于无髓牙的51岁;男性多发,有髓牙为78%而无髓牙为58%;磨牙发病率为84%、53%,有髓牙高,前磨牙则分别为16%、33%,无髓牙多发,切牙很少发病仅为1/27。

2.2  临床表现[5.11.15-17]
无髓牙根裂患者多为轻度钝痛、不适或牙周肿胀,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检查多在患牙根裂部位探到深而窄的牙周袋及相应部位的牙槽骨缺损,部分患牙患根周围可发生脓肿甚至窦道,患牙可有叩痛和松动。
有髓牙根裂患者则表现明显,患牙有咬合不适或咬合痛,轻度不适突然恶化急性发作,冷热温度刺激敏感,不同程度的自发痛,患牙患根周围的牙龈反复肿胀。检查多发现冷热试验敏感或疼痛,电测牙髓活力可有可无,患根部位可探到与裂隙一致的牙周袋,牙龈萎缩,肿痛,可有窦道,多数患牙牙合面严重磨耗,有创伤牙合,患牙叩痛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松动。

2.3 X线表现[16.17]
  牙根纵裂患者往往有牙髓和牙周两方面的表现,诊断时要综合考虑,易误诊、漏诊。目前仍以X线表现结合临床检查为依据来进行诊断。

2.3.1 无髓牙根裂
  根裂早期可无异常表现;中、晚期根裂片发生游离或移位,根裂线呈现透射影,根充材料可从裂隙溢出,晕环状(halo)根尖周透射影,根尖周膜弥漫性增宽样骨缺损,牙槽骨沿根裂线成角形(V形)吸收。

2.3.2 有髓牙根裂
  晚期根裂片可发生游离或移位,根分歧部骨质丧失或周围牙槽骨弥散性稀疏;早、中期大多看不到根裂线,往往表现为从根尖孔向上,根管中下段或全长的影像增宽,边界清楚,牙周间隙增宽,周围有骨袋形成,大多患牙伴骨质吸收。

2.4 重要检查
2.4.1 探诊
是牙根纵裂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用牙周探针探查患牙时,可探到窄而深的牙周袋,其沿根裂裂隙从龈沟向根尖方向发展,其它部位深度基本正常。另外可插牙胶尖拍X线片,特别是对有窦道的病例。
2.4.2 其它
根管插针摄片、根管造影术(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40%的碘化油)、拍摄对侧同名牙的X线片对比读片及不同角度重复摄片(上颌磨牙牙根重叠影像的存在)、CT检查、手术检查等均可提高确诊率。

3 治疗
3.1 无髓牙根裂
3.1.1 直接粘接法[19] 主要对单根牙,彻底去除患牙原根充材料,清理根管后,从根管裂隙捣入粘接材料(粘接树脂胶,如4-meta/MMA-TBB),重新根管充填后再进行桩核修复。
3.1.2 粘接再植法[19.20] 无损伤的拔除患牙后,重新进行牙髓治疗,然后将折裂片粘接(医用胶,如氰基丙烯酸甲酯、粘接树脂胶4-meta/MMA-TBB等)复位,再植回原拔牙窝(可旋转1800,使根裂线对着健康牙周膜,也可覆盖生物膜促进愈合),并进行结扎固定。
3.1.3 截根术及牙半切除术 对多根牙而言,可选择这两种方法。
3.1.4 拔除术 对一些无法保留的患牙仍需拔除。
3.2 有髓牙根裂
对有保留价值的患牙,可行调牙合、翻瓣刮治等牙周及牙髓(根管治疗)综合治疗后,选择直接粘接法、粘接再植法、截根术或牙半切除术。

  综上所述,牙根纵裂的病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或误诊;治疗预后欠佳,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对牙根纵裂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病因学上进行预防,减少牙根纵裂的发生。

4 参考文献(略)[/size]
(转自牙体牙髓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