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油画 |


何多苓·语录
我从诗歌里得到的养分,比绘画理论书更多
画画都是水到渠成
真正思考的时间反而来自广泛的阅读
我的作品表现个体而非群体的人
我的画上几乎不会出现(或保留住)一人以上的形体
如果我们显得虚无
那无非是想掩盖一些简单的真理
这个真理就是好的文体使人迷恋
画画也一样
我当然想找个枪手了,但是找不到
因为我自己有时候都把握不住
现在有人帮我做底子,就是从做画框开始
然后把画布绷上,因为画的底子要做得非常细
要做四遍,每次都要用砂纸磨
除此之外,画面上形成的每一笔颜色都得我自己来
偶然性太多了,我自己都无法控制
我把画画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
这个过程,我不会去给别人享受
写实画目前还没有太前卫化的作品
张小刚作品能拍出97万美元,那是创了新纪录的
目前中国收藏家的审美趣味是喜欢非常写实的
而且要画得很细的那种
所以,实际上大量的商家还是喜欢我过去的画
因为精细得多,所有的角度都画到了
而不像现在有些地方都是虚调的
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这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
但随着时间的前进,我想很多人会越来越接受别的东西
我觉得这些没什么关系
女性特别适合做绘画的对象,细腻微妙
画女人体,我觉得情色的因素也很重要
女人体本来就是一个情色的东西
要说它一点都不情色,很虚伪
我觉得这非常正常
因为女人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题材了
我觉得很奇怪的就是,从上上世纪开始
所有的评论家都极力想把女人体说成是一种是健康
而不引起人邪念的东西
我觉得那是愧对人性的,是一种很虚伪的说法
但是从画家角度看
我画的时候,一点情色感都没有
我觉得她们就是一个光和色彩的媒介
我把她们看作是一个反射体,我迷恋的是这个
时代在前进,一切都要与时俱进
我觉得这很正常
现在是多媒体时代,信息来源都是全方位的
所以光是一个“架上”,早就不能满足绘画的需要了
最早绘画是为记录人的形象而存在的
照相机出现后替代了它这个功能
所以,就这点来说
平面绘画的作用早就已经被改变了
现在是更进一步,摄像机、电影都出现
很多都是这种架上画无法比的
但是我觉得架上画的静止性
也是很多东西无法比及的
它放在那儿,你可以永远地看下去
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
看起来有不同的感受
这也是它存在的价值
所以,我个人认为
架上画不会死亡,会流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