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坚作品品读/聂昌硕

标签:
美院附中同学圈资料库 |
分类: 美院附中老师同学作品 |


人都会做梦,梦中形象不清晰,越想看清越看不清楚,似是而非,惶惶忽忽,邱坚有的作品像梦境,形象只有轮廓,美的灵魂,脱离躯壳,需要想象来充实。邱坚通过作品传递的情感却强烈清晰!她的创作是对世态万物的体验,在内心中二度升华为心造物象,表现在作品中。这种感受很难获得共识,更难用普适性语言确切表达。但是感受对于每个个体又是清晰的,我的感受是:作品表面静寂,而隐藏着内在的激荡与不安,躁动被压抑着,这种矛盾冲突是情感无逻辑性的典型特征,也是产生艺术感染力的源头。观众的感受、联想、想象就是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解读,这种多样化解读是这类意象作品的特征,它印证了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作品作者没有完成,只有到接受者那里才完成!
创作意象性绘画不完全在表现对像,而是画家借景物表现自己。邱坚有一段自我表述可以帮助观者诠释她的作品,她自称是“一个胸无大志随遇而安中庸懒散的人;徘徊于自卑与自信之间,不断谴责原谅自我弱点的人;热爱自然渴望完美,对艺术世界充满困惑悲观与希望的人;一个幸运而普通的人。”她的矛盾与纠结,被外表的安宁掩盖着,这是邱坚本人,也是其作品想述说的!
中国画坛形式过于单调了,在多样化的世界大趋势下应该有不断翻新的艺术形式出现,观众希望看到耳目一新作品!创新必定是一场大规模地“淘汰赛”!这种淘汱应该由社会与市场自然进行,不应人为干预!因为有许多失败者而指责创新误导了年轻人是不对的!其实进入艺术领域本身风险巨大,绝大多数都是失败者,成功者有几人?







邱坚传统的装饰画画得很好,按照这种路子走,市场前景不会差。但邱坚不满足于此,她的心中孕育的美,像胚胎一般在逐渐成型,分娩是早晚的事。这里展示了孕育成型的过程----从具象作品到意象作品,想必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后一篇:另类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