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芝山水80年代之前

标签:
美院附中同学圈资料库 |
分类: 美院附中老师同学作品 |



从艺琐记(节录)/张仁芝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艺术思潮一下子涌了进来,中国画处在中西文化再度交汇与碰撞的大潮中,也在不断地调整与融合,这中间经历过伤痕美术、85、86美术新潮,“中国画穷途末路”说,抽象水墨、西化是唯一出路说、以及后来的“中国画笔墨等于零”与“守住底线”的争论,近来又有“中国画的围墙早该推倒”说,等等。真可以说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总之,中国画在今天,真的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如今的山水画也是一样,很前卫的,很传统的,观念与风格手法太多了。我在这几十年中,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文化重新整合碰撞的大潮中,很难说完全不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但基本的艺术观念、对中国画前途的信心、对中国画核心价值观:师造化、重传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和信念没有变。
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话虽不多,高度概括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和创作上的诀窍。如何理解与把握这似与不似,在这两极之间是非常宽泛的“中间地带”。创作中如何把握住这似与不似的度,那就看每人的领会能力和天分了。
绘画是视觉艺术。它供给人们的是视觉上的美感享受。一幅画上能反映作者为什么样的情境所打动,在作品中寄托着怎样的情思,在艺术语言、笔墨技巧上有怎样的追求与匠心,观众可以从画上去意会、去玩味,无需作者去解说。










后一篇:拍到几幅插花/聂昌硕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