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奥云会全景奥运白岩松郎平刘翔杂谈 |
分类: 杂谈 |
郎平赢球与刘翔退赛是两堂不错的公共课
在《全景奥运》开播前,白岩松特意在黑板上写下节目的理念:人、细节、故事、情感、戏剧化。他和欧阳夏丹搭档主持《全景奥运》,两人都是业余运动员。 欧阳夏丹供图
自打郎平执教美国女排,人们就开始构思中美女排在北京奥运会上相遇的场面,让人想不到的是,它还真的来了,并且带来了人们构思时所没有想到的结果。
郎平接手美国女排时,中国女排是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而美国女排还多少显得有些业余,于是人们构思“和平大战”,是因为提前预定了中国女排胜的结局。在很多人心里,还不能接受中国人带外国人打败中国人。但出乎意料的是,当真的“和平大战”来临,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都处在危急的形势中,谁也输不起,于是“和平大战”无和平,最后中国女排输球!
不理解甚至责骂的声音一瞬间喷薄而出,在这个时候,媒体和相当多的公众显示出理性和成熟的一面,没多久,更多的人们接受了郎平赢了中国女排的结果,和平之战变为平和接受之战;并迅速地在美国女排接下来的比赛中,又传出了“郎平加油”的呼喊声。别看这种转变只是一两天的时间,但它鲜活地成为我们走向成熟的一堂公开课,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里,我们不能只高兴于法国教练领着中国剑客击败法国人,也要适应中国人领着外国人打败中国选手的局面,适应了就是一种真正的开放,一种内心深处的开放。
这堂课刚过,另一堂课又来了。
13亿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的独生子刘翔,居然一枪未跑,退赛了。那一瞬间,中国一片死寂,之后一声群体叹息,我们共同为刘翔写的大团圆结尾,怎么刚开始就结束,怎么可以演砸了?我们该怎么接受它?我们能接受它吗?
互联网最快的时间传送出责难、质疑和让人无法读下去的咒骂,“骗子”“你应当走到终点!”“跑不过人家吓的吧!”……于是,孙海平泪洒记者招待会……那一天,奥运会消失,中国人眼中,只剩下刘翔。
因伤退赛,其实本不该是问题,所以仔细想起来,此事已与刘翔无关,而变成我们每个人的问题,该如何接受,能不能接受?
几个小时之后,骂声依然,但理解的声音增高了分贝,媒体保持着令人尊敬的理性,慢慢地,理性占了上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平静地接受刘翔退赛的事实。这个时候回头看,即使最初的咒骂,或许也不过是瞬间的发泄,不排除一段时间过后,他们中间的很多人,也慢慢成了理解者。理性的建立不容易,它需要时间,也应当给它时间,只不过,从郎平到刘翔,媒体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始终站到了理性的一面,这是一种进步,媒体的理性,让民众的情绪在释放之后也被另一种声音平衡着,并给理性以生长的空间。
当然,中国人可以带领外国队打赢中国队,运动员除了成功还有伤病,而受伤是可以退赛的。这些问题都是常识,表面上看没什么可争论的,最后我们不过用理性捍卫了常识而已,但是,在这个时常1+1等于4的时代里,有时,常识能被捍卫,也真的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于是,我们必须接受并感谢北京奥运中郎平赢球与刘翔退赛的存在,它帮助我们在狂热中冷静一些,思考一些超越体育的问题,测试一下我们内心的承受力,并让我们看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让我们更包容更大气,并能接受有缺陷的完美!虽然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