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2008-04-21 15:08:05)
标签:

杂谈

周思源

刘心武

红楼梦

秦可卿

出身

分类: 红楼梦爱好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自从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秦可卿的出身》以来,红学界又闹得沸沸扬扬。他的《秦学》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红楼梦学刊》编委周思源老先生在《百家讲坛》对秦可卿的出身和死作了针对性了批驳。现摘要如下。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周思源说误读造成许多“谜”。在“金陵十二钗正册”和《红楼梦曲》中,从人物的情节价值、结构意义、主题意义以及形象的生动性和经得起琢磨的程度来说,秦可卿要远远超过巧姐、迎春、惜春,甚至元春、妙玉和李纨都比不上她,她给人印象之深不下于探春和湘云。但是关于秦可卿的判词和曲子却都列于最后,而且批评色彩很重。这显然是曹雪芹刻意安排的,这个现象值得格外注意。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是因为曹雪芹在她身上设置了一些阅读陷阱。
    秦可卿艺术形象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又一层迷雾,有些是作品本身带来的,有些是我们自己误读造成的。主要有:
  1《红楼梦》中有几个秦可卿?她们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秦可卿究竟是什么出身?她成为宁国府的重孙媳妇究竟靠的什么?
  3给秦可卿看病的是御医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御医出诊?
  4如果秦可卿出身有特殊背景,尤氏、贾政、北静王等人尤其是皇帝知道不知道?
  5尤氏什么时候知道贾珍和秦可卿关系不正常的,她是什么态度?
  6秦可卿得的什么病,为什么她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7秦可卿所用棺木本来是一位老亲王用的,结果秦可卿用了,有没有特殊背景?
  8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与她的出身背景有没有关系?
  9秦可卿在与贾珍的关系中有没有道德责任?这,和几个秦可卿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有几个秦可卿?
  二、秦可卿出身究竟有没有神秘背景?
  三、秦可卿在与贾珍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我们来一一探讨。
  秦可卿怎么会有三个?有。简单地说,她们分别在定稿中、梦境中和原稿中。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第一个秦可卿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那个最后自缢身亡的少妇。她是金陵十二钗中第一个以悲剧结束自己年轻生命的女人。这个秦可卿是作品最终定型的艺术形象,显然是三个当中最重要的。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这第二个可卿(梦境中的)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三个女性的叠合形象。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第三个秦可卿是曹雪芹原稿中的那位少妇。
  由于畸笏叟的权威性干预,曹雪芹对与秦可卿有关的故事作了重大删节和修改,包括许多技术性处理,因此人物形象有了重要改变。但是这个秦可卿和第一个也就是定稿形象之间仍然具有不少基本的继承关系。而这种改变又影响了第二个“乳名兼美字可卿”少女的出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畸笏叟干预而使秦可卿形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第二个梦境中的可卿也许就不会出现,或者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周思源PK刘心武——秦可卿的出身
 
    在抄本上写脂批的有好几位,写得最多的是脂砚斋,和畸笏叟不是同一人。多数学者不认为脂砚斋是女性。叟是老年男子,“笏”是做官上朝奏报皇帝时写要点用的笏板,“畸笏”表明从前做过官,还不小,但是后来革职了。学者多认为他是曹家最后一位江宁织造曹的可能性最大。
    由于曹雪芹几乎删去了秦可卿原有故事的三分之一,我们不知道现在看到的关于秦可卿出身、病情等内容原稿中是否就有,还是后来加入的。不过,既然秦可卿的出身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认为她有极其特殊的背景,从而引起了对作品一系列内容大不一样的理解,那么我们就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寻找线索和证据,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有任何御医为秦可卿看过病
    有的读者认为秦可卿一定有特殊身份,主要原因之一是给她看病的都是御医,因为第十回都称他们为“太医”。既然是太医院的好几位御医给秦可卿看病,那么秦可卿的来历一定极不寻常了。这是误会。如果把它变成一个逻辑学的三段论,就是:
  大前提:御医看的病人都有非常高贵的身份
  小前提:给秦可卿看病的有好几位御医
  结论:秦可卿有非常高贵的身份
    现在我们来论证一下为什么这个小前提是不真实的。原因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因为“太医”不等于“御医”。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
在《红楼梦》中至少有六条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给秦可卿看病的不仅不是御医,而且根本不是太医院的人。有读者问,张友士会不会是反对乾隆皇帝的皇弟弘皙负责和宁国府、秦可卿来联系的人?不会。一是没有任何文本依据表明他和弘皙有什么关系。相反,张友士的身份文本交代得一清二楚。二是,如果他负有秘密联系使命,那么前面几位所谓“太医”就不会出现了。
    《红楼梦》还有一些间接证据也可以证明,一般大夫也被称为“太医”,太医和御医不是一回事。比如六十九回写到尤二姐怀孕,又因为受气,生了病。贾琏本来打算请王太医来,这位王太医看来就是给晴雯治病挺有本事的那位,属于“每常来”的,随请随到,平时不给钱,而是每年四节送礼的那位。
 
秦可卿所用棺木本来是一位老亲王用的,结果秦可卿用了,有没有特殊背景?
    这能不能证明她的出身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
  不能。
    那副樯木板子给秦可卿做棺材完全是出于偶然。小说写得很清楚:“可巧薛蟠来吊问(吊唁),因见贾珍寻好板”,这才偶然提起有这么回事。这关键性的“可巧”二字,我们可不能忽视。

贾蓉补上了龙禁尉,能不能证明秦可卿有什么神秘出身呢?
   不能。
   贾珍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捐的五品龙禁尉,丝毫也不能说明秦可卿出身就有什么了不起的来头。六十三回贾敬死了,皇帝念其为开国元勋之后,“追赐五品之职”,也是空衔,不过比那一千二百两银子捐的风光多了,因为不在于没花钱,而是皇帝追赐的头衔。
 
秦可卿出殡时怎么有那么多高官显爵来路祭,是否可以证明秦可卿有特殊背景呢?
    如果秦可卿是“藏匿”在贾府的,肯定会一切都做得十分秘密,以免引起朝廷注意,招来杀身之祸,怎么会如此招摇过市?
 
张友士大夫给秦可卿开的药方是不是传达了秦可卿真正父母让她自杀的命令?第一味和第二味药名是不是代表父母?
  不是。
    至于说张友士传达了这个命令后秦可卿不久就自尽了,也不符合实际。
   所谓张友士传达“黑话”命令秦可卿自杀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既然秦可卿已经知道父母要让自己自杀,她怎么拖了两个多月才执行?秦可卿是在张友士来前二十日左右突然病倒的,按照政治阴谋与废太子之女说,那么秦可卿的父兄家一定发生了非常非常严重的事情,秦可卿得的是政治病,贾珍、尤氏等都是一党,对此应该一清二楚,也都会从政治角度着急和寻求解决办法,而不会找些治普通病的医生来。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视,就是秦可卿的所谓亲生父亲废太子老亲王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女儿自杀?
 
   在排除了秦可卿有什么特殊出身和神秘背景的所有可能性之后,我们还是回到小说文本自身上来。
  秦可卿是被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弃婴,但是却不能简单地说秦可卿就是出身于养生堂,因而这样的出身就不可能成为宁国府的重孙媳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