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律·七夕

(2025-08-29 14:12:42)
标签:

隆光诚诗词

七夕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原创律诗
双七佳辰玉露秋,金飔拂面送清柔。
情牵两岸江心月,人锁孤斋泽畔楼。
远眺长河行騃女,遐观丽汉步痴牛。
鹊桥珍偶终相会,我且酣斟作饮流。

《七律·七夕》赏析
农学武

    这是一首借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抒发情感的诗作。整首诗围绕七夕之夜的景致与诗人的思绪展开,情景交融,格律严谨,用词精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双七佳辰玉露秋,金飔拂面送清柔。
    “双七佳辰”直接点明七夕佳节,“玉露秋”描绘出七夕时节带有露珠、透着秋意的环境特点,给人一种清新且略带凉意之感。“金飔”即秋风,秋风轻轻拂面,送来清爽柔和的感觉,此句从触觉角度进一步渲染出七夕之夜宁静、清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情牵两岸江心月,人锁孤斋泽畔楼。
    “情牵两岸”既巧妙地呼应了牛郎织女被天河分隔两岸的传说,又暗示诗人自己情思有所寄托。“江心月”是眼前之景,明月倒映在江心,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如此景致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后半句“人锁孤斋泽畔楼”,将视角拉回到诗人自身,描绘出诗人独自置身于孤斋之中,而孤斋又在泽畔楼上的场景,“孤”字凸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与前文美好的七夕夜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在佳节中形单影只的落寞。
    颈联:远眺长河行騃女,遐观丽汉步痴牛。
    “长河”、“丽汉”均指天河,诗人极目远眺,仿佛看到天河中牛郎织女的身影。“騃女”“痴牛”分别指代织女与牛郎,“行”、“步”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想象中牛郎织女在天河两岸缓缓行进,急切盼望相聚的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神话传说融入到现实的夜景之中,使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表达出对牛郎织女坚贞爱情的感慨。
    尾联:鹊桥珍偶终相会,我且酣斟作饮流。
    前半句承接上文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象他们最终在鹊桥上得以相聚,“珍偶”一词强调了他们相聚的珍贵与不易,体现出诗人对他们美好爱情的祝福。后半句“我且酣斟作饮流”,诗人的笔触从神话回到现实,面对美好的爱情故事,自己却只能借酒消愁,以饮酒来排解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这种从浪漫想象到现实落寞的转变,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在七夕佳节中的孤独心境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艺术特色
    格律严谨:这首诗严格遵循七律的格律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例如颔联“情牵两岸江心月,人锁孤斋泽畔楼”,“情牵”对“人锁”,“两岸”对“孤斋”,“江心月”对“泽畔楼”,词性相对,结构一致;颈联“远眺长河行騃女,遐观丽汉步痴牛”同样对仗精巧,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格律功底。
    意境营造:诗人通过对七夕夜景的描写,如“玉露秋”“江心月”、“长河”、“丽汉”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清幽、浪漫且略带寂寥的意境。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致相结合,虚实相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七夕之夜,既能感受到节日的浪漫氛围,又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情感表达:全诗情感丰富而细腻,从开篇对七夕美好氛围的渲染,到中间因景生情的孤独落寞,再到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想象与祝福,最后以饮酒自遣收束,层层递进,将诗人在七夕佳节中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