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千里到边关,才气冲霄玉笋班。
抹岸浮烟随梦往,传经送宝顺机颁。
苍茫学海逍遥渡,峻峭文峰逸迈攀。
载道启明扬理义,慧光曜日五云还。
《七律·唐子江博士一行到那坡高中讲解高考作文》赏析
农学武
这首七律是隆老师为唐子江博士一行前往那坡高中开展高考作文讲解活动而创作的作品,整首诗围绕这一事件展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唐子江博士一行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首联:“不辞千里到边关,才气冲霄玉笋班”
,“不辞千里”直接点明唐子江博士一行不畏路途遥远,长途跋涉来到地处边关的那坡高中,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不辞辛劳的精神。“才气冲霄”高度赞扬了博士们才华横溢,其学识和智慧如直冲云霄般令人赞叹。“玉笋班”原指英才济济的朝班,这里用来比喻唐子江博士一行皆是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来到那坡高中就如同精英汇聚,为学校带来了高水准的知识与理念。此联开篇点题,奠定了对博士一行钦佩、赞扬的情感基调
。
颔联:“抹岸浮烟随梦往,传经送宝顺机颁”
,“抹岸浮烟”描绘出一种如梦似幻、充满诗意的情境,暗示博士们的到来如同梦幻般美好,给那坡高中的师生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憧憬,仿佛引领着大家朝着梦想前行。“传经送宝”形象地说明了博士们此行的重要目的,即把宝贵的高考作文写作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师生们。“顺机颁”强调了这种传授是顺应时机、恰到好处的,就像在学生们渴望知识、备战高考的关键时刻及时给予帮助。此联进一步阐述活动的意义,将博士们的善举与学生们追求梦想紧密相连。
颈联:“苍茫学海逍遥渡,峻峭文峰逸迈攀”,“苍茫学海”将学习的海洋比作广阔无垠、苍茫浩渺的大海,寓意着知识的博大精深。“逍遥渡”表示博士们的讲解如同为学生们在这茫茫学海中提供了一艘轻快的渡船,帮助他们能够轻松自在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获取知识。“峻峭文峰”把高考这座知识的高峰比作险峻陡峭的山峰,象征着高考的难度与挑战。“逸迈攀”则体现出博士们的讲解使得学生们有信心、有能力以轻松、超越常人的姿态去攀登这座高峰,克服高考的困难。此联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博士们的讲解对学生学习和应对高考的巨大助力。
尾联:“载道启明扬理义,慧光曜日五云还”,“载道启明”表明博士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传播道德、道理,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像明灯一样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体现了他们教育理念的深刻与全面。“慧光曜日”形容博士们的智慧光芒如同太阳般耀眼,给学生们带来光明和希望。“五云还”中“五云”常象征祥瑞,寓意博士们的到来为那坡高中带来了祥瑞之气,随着他们的离去,留下的是满满的智慧与希望,如同祥瑞环绕。此联升华了主题,高度赞扬了博士们此次活动的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典雅,善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以“玉笋班”比喻博士团队,以“学海”“文峰”比喻学习和高考,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韵律和谐,严格遵循七律的格律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营造高远,从开篇的千里赴边关,到中间的学海文峰,再到结尾的慧光祥瑞,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氛围,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唐子江博士一行到那坡高中讲解高考作文这一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