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眸2011清华数学科学中心刚成立1年多

(2016-05-30 16:45:46)

多名国际数学专家执教清华

给力基础科学 清华启动四个数学大师冠名讲座

丘成桐:将数学科学中心办成世界前五的数学研究机构 

清华新闻网2011年7月14日电 (记者 吕露英)7月13日,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启动了以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和林家翘四位数学大师冠名的讲座。每年将邀请数学领域最顶尖的学者来清华作报告,纪念这四位杰出的清华校友,同时培养下一代国际数学界带头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胡和平、丘成桐共同为7月15日许宝騄讲座的首场演讲人——国际统计学权威、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斯坦福大学Bradley Efron教授颁发证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出席活动。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0714135732728436199/math1.jpg

图为胡和平(左一)与丘成桐(右一)为Bradley Efron教授颁发证书。 通讯员 张 蕾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在数学领域有着辉煌的历史,数学系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对推动中国数学学科乃至世界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陈省身、华罗庚、熊庆来、杨武之等一批数学大师。胡和平表示,在丘成桐先生的带领下,数学科学中心的工作成果有目共睹,要更好地建设数学中心,不断推动清华数学学科的发展,为中国数学走向世界、为世界数学科学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数学科学中心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创造出一批又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

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在致辞中坦言,清华数学系曾是全国最好的数学系,因此三年前,当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请他主持数学科学中心时,他曾经犹豫过,“因为要办就要办成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机构。”最终他下定决心,来到清华建立了数学科学中心。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建设,中心在人才引进、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成果。尤其是在人才引进方面,中心去年以来已引进十余位国际数学专家,除几位出国深造学成归来的中国教师外,还有多位是在美国、澳大利亚的著名大学执教的外国教授。丘成桐表示,有信心将清华数学中心办成世界前5名的数学研究机构。

丘成桐介绍,设立陈省身讲座,是为纪念他在几何与拓扑方面的历史性影响;华罗庚讲座,纪念他在数论、代数和分析方面的基础性贡献;许宝騄讲座,纪念他在统计和概率发展过程中的开创性贡献;设立林家翘讲座,纪念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每年,冠名评选委员会将评选出四位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杰出学术贡献的个人。获奖者将受邀来清华大学发表演讲。

陈省身讲座评委会联合主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刘克峰,许宝騄讲座评委会委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刘军,许宝騄讲座执行主席、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林希虹在会上介绍了几个讲座及冠名人的信息。

100余位国内外数学专家及清华大学数学系师生参加活动。活动由数学科学中心副主任潘日新主持。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0714135732728436199/math2.jpg

图为胡和平(右三)、陈旭(左一)、丘成桐(左三)与参会的几位数学家合影。 通讯员 杨 瑛 

据了解,2011年陈省身讲座获奖者为整体微分几何中应用分析技巧的著名专家、几何分析奠基人之一、斯坦福大学Richard Schoen教授,他将于12月赴清华作报告;华罗庚讲座获奖者为2010年菲尔兹奖获得者、法国里昂大学Cedric Villani教授,他将于7月19日作演讲;7月15日,许宝騄讲座获得者、国际统计学权威、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斯坦福大学Bradley Efron教授将与大家探讨统计学前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ley Osher教授为2011年度林家翘讲座获得者,他为应用数序、计算科学和科学计算作出了奠基性贡献,将于8月21日在清华演讲。

数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发挥着基础和战略作用,清华大学在培育国际知名的数学先驱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和林家翘是其中的几位杰出代表。近年来,清华更是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数学科学等基础科学。2009年12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落成,邀请著名华人数学大师、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担任主任。

数学科学中心成立以来,招募世界顶尖人才一直是中心的首要任务。自2011年夏季,中心的全职成员包括五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四位讲师。中心去年引进教授Ben Andrews,Abul Masood-ul-Alam,副教授江宁、孙剑,讲师于品。其中Ben Andrews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数学系教授及其应用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专业几何分析。今年引进教授罗涛、余启汾、John Erik Fornaess,副教授史作强,讲师伏锋、孙晟昊。其中John Erik Fornaess是密歇根大学讲席教授,即将全职来清华工作。

此外,从2011年开始,中心建立起研究生招生计划,并开展了访问学者计划,邀请著名数学家及青年人才来中心讲授密集课程。这些访问学者既有来自中国、美国以及欧洲各大高校的知名学者,也有来自常春藤盟校的青年才俊。例如,在2011春季学期,Richard Hamilton教授(哥伦比亚,NAS成员)在中心授课三个月,Demetrios Christodolou教授(苏黎世大学)授课1个月。下学期,Eduard Looijenga教授(乌得勒支大学)将在清华大学教授研究生课程, Richard Schoen教授(斯坦福大学,NAS成员)将来中心工作至少3个月。

这些课程着眼于基本学科及一些前沿研究课题,主要面向清华大学数学系的100余名研究生和240余名本科生。2011寒暑假期间,中心课程向国内外一些优秀学生开放,目前已经开设了30门课程。

随着中心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中心师资的不断增强,13日中心正式乔迁至清华大学近春园西楼。该楼有三千平方米可供教学科研使用,包括了办公室、研讨室、阅览室、讨论厅、多功能活动室、图像实验室等。在这里,中心的成员和访问学者将潜心研究,培养下一代数学学科的领军人才。                      

近春园

 编辑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此处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中文名
近春园
原    
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
属    
圆明五园
地    
北京

历史

编辑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在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1]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清华园赐五皇子奕综,近春园四皇子赐奕詝,俗称为“四爷园”(清华大学苗日新老师查阅史料后提出当时西部称“春泽园”,而东部称“涵德园”,清华园赐惇亲王绵恺,近春园赐瑞亲王绵忻。《清华园风物志》作者黄延复也认为“四爷”指绵忻而非奕詝)。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同治时拟重修圆明园,但由于经费不足以支付从新疆运送材料的运费,决定拆毁近春园,将石材用于圆明园的修缮。但拆毁近春园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国力衰微,重修圆明园计划被搁置,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达100余年。
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在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时代,近春园原本不是清华园的一部分)。此一景点在清华校内常被称作荒岛或荷塘,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成为近春园遗址公园,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近春园遗址》石刻碑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金德年教授题写。
金德年教授题写的近春园遗址 (2张)

园林景观

编辑
近春园荷塘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园荷塘和万泉河)。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就是指这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2]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此岛在西北侧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岛东南侧另有一短桥“莲桥”。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建有“荷塘月色亭”、纪念吴晗先生的“晗亭”与吴晗先生雕像,并有近春园遗址纪念石碑。岛上还陈列着1979年重修荒岛时发掘出的少量近春园残垣与残存的石窗与门券。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临漪榭”,是仿原有同名建筑旧制修复,按清宫法式,歇山起脊,金线苏彩,也是近春园内唯一象征性的遗址修复。

荷塘月色

编辑
近春园荷塘因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而闻名,1927年夏,居于附近的朱自清先生漫步于荷塘西北角,写下《荷塘月色》一文。现在岛上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亭内有朱自清先生手迹。但许多人常将“水木清华”处的荷塘误认为是《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这也是“清华四怪”之一:“两处荷塘争月色”。
“荷塘月色”亭建成后,金德年教授受清华大学校办委托为其书写匾额。金教授经过几天的努力书写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总觉得不是很满意,无法跟大师的为人、学识和境界相匹配,也无法融入荷塘月色的迷人景致和醉人意境,最后决定通过校史馆查找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笔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存世稀少的朱先生不同时期手稿中发现了“荷”“塘”“月”“色”四个蝇头小字。金教授如获至宝,通过分析“荷”“塘”“月”“色”四个字的笔法、自清先生运笔规律和书写习惯,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创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见朱先生一气呵成、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个黑地金字。这种以文章篇名建亭制匾的事例,在我国近现代还不多见。[3] 

临漪榭

编辑
临漪榭是清华大学近春园岛上最大的建筑群。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而后慈禧太后下令兴土木修新园,因急需建筑材料,就下令拆除了临漪榭等建筑。1979年清华大学开始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临漪榭现常作为校内师生员工休闲的场所。《临漪榭》匾额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金德年教授题写。[4] 
(http://news.tsinghua.edu.cn)
[更新:2011-07-14 13:57:32]http://bbsnew.netbig.com/static/image/common/online_member.gif 发表于 2011-7-14 20:13:06 |只看该作者
清华真会挖人啊,我浙的孙晟昊,伯克利博士,2010新世界数学奖博士银奖,赫然在列【 呵呵,浙大的教师博文】提到【孙晟昊】   {致谢 首先是感谢我的博士导师丘成桐教授,是他消除我的疑 虑,鼓励我来到这个美丽如画的城市从事博士后数学研究. 在工作中得到丘成桐,刘克峰,李骏,左康,周坚,张寿武, 陈唏,杨义虎,张晓,许洪伟,谈胜利,HuYi,Andrey Todorov,EckartViehweg等诸位教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 一并感谢. 感谢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给予的工作和生活上 帮助.感谢浙江大学数学系和理学院的领导给予的_T作上的 支持.感谢数学中心各位行政人员给予的工作上的配合. 还要感谢数学中心的研究生:徐浩,杨晓奎,朱萌,柴劲 松,冷雁等同学,以及竺可桢学院的本科生:孙晟昊,杨田等 同学.他们参加我的讨论班,学习的高度热情对我也是一种 激励.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1.!b曼g!Q垒旦!旦21l璺!垒凸Q曼Qfb璺【盟Q凸i殳b叟坌!旦Q型皿鱼乜墨!&幽墨旦!墨巳墨墨 垃坌£Q绝!i凸g坌!nQ墨Ql旦. 幽盘!曼墨金笪旦旦:△丝童也:墨坌£笪20(1999),旦垒 鱼755-764. 作者姓名:1.ZhangYi(张毅)】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告
上同调的奇偶性与对称性
题目(Title) 上同调的奇偶性与对称性
时间(Datetime)
地点(Venue)
报告人单位(Affiliation) 中国科学院数学
报告人(Speaker) Weizhe Zheng (郑维喆)
邀请人(Host) 张光连
报告摘要(Abstract)
Hodge理论可以推出复代数簇上同调奇偶性的一些结果。正特征的情况更加复杂,与Frobenius作用的奇偶性和对称性相关。本报告将回顾相关背景,并介绍正特征情形的最新进展(与孙晟昊合作)。】                                                                                          

中国(包括香港)做代数几何(数论)比较好的博导有哪些?

按时间排序 按投票排序

4 个回答

.zm-item-answer"}" style="font-family: Simsun; font-size: medium; line-height: normal;">
 
涂玉平教授
 
国内代数几何最纯正的当属 中科院的 郑维喆,Grothendieck的徒孙,今年刚满30岁,精通平展上同调理论。

此外还有 许晨阳,付保华,孙笑涛,扶磊,孙晟昊,谈胜利,陈猛 ,李克正 Looijenga 等等。

偏数论的(即算术几何)有 田野,田一超,刘若川 ,于如冈 ,欧阳毅等等。
编辑于 2014-09-12 1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没有帮助  举报  作者保留权利发信人: a111111 (阿木), 信区: TsinghuaCent 
标  题: 在世界四大数学期刊发表文章的40岁以下华人还有他们的本科毕业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Sep  5 10:28:12 2015), 站内 
  
世界上最权威、最顶尖的4大综合性数学期刊是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Annals of Mathematics  
Acta Mathematica  
Jounal of AMS 
  
粗略统计了以下发过四大的40岁以下华人还有他们的本科毕业学校 
  
西北大学的Linhui Shen (北大毕业) 1篇Invent 
buffalo的李寒峰(北大毕业)1篇Acta,3篇Invent,1篇Annals,1篇JAMS 
石溪的孙崧 (科大毕业) 1篇Annals,3篇JAMS,1篇Acta 
北大的许晨阳 (北大毕业) 3篇Annals,1篇 Invent,1篇JAMS 
哥伦比亚的张伟 (北大毕业)1篇Annals,1篇JAMS 
斯坦福的恽之玮 (北大毕业)1篇Invent,1篇Annals 
伯克利的袁新意 (北大毕业)1篇Invent 
马里兰的何旭华 (北大毕业)1篇Annals,1篇JAMS 
加州理工的倪亿 (北大毕业) 1篇Invent 
加州理工的朱歆文 (北大毕业) 1篇Invent 
芝加哥大学的贾浩 (科大毕业) 1篇Invent 
北大的关启安 (南开毕业) 2篇Annals 1篇Invent 
哥伦比亚的陈琪乐 (科大毕业) 1篇Annals 
北大的方博汉 (北大毕业) 1篇Invent 
清华的于品 (北大毕业) 1篇Annals 
中科院的田一超 (清华毕业) 1篇Annals 
西北大学的杨晓奎(浙大毕业)1篇Invent 
中科院的李文威 (台大毕业) 1篇Invent 
约翰霍普金斯的王璐 (北大毕业) 1篇JAMS 
加州理工的刘毅 (北大毕业) 1篇JAMS  
伯克利的刘刚 (南京邮电毕业) 1篇Invent 
石溪的李驰 (北大毕业) 1篇Annals 
南京大学的陈学长 (南大毕业) 1篇Invent 
巴黎十一大的单芃 (清华毕业) 1篇JAMS 
芝加哥大学的丁剑 (北大毕业) 1篇Annals 
巴黎高师的张海 (浙大毕业) 1篇JAMS 
武汉大学的尹万科(武大毕业) 1篇Invent 
华中师范大学的侯宣继(安庆师范毕业) 1篇Invent 
中国科学院的付保华(北大毕业) 1篇Invent 
多伦多大学的张科 (清华毕业)1篇Invent 
密西根州立大学的詹大鹏(北大毕业)1篇Invent 
中国科学院的孙斌勇 (浙大毕业) 1篇Annals 
罗格斯大学的宋健 (清华毕业) 1篇JAMS 2篇Invent 
波士顿学院的李韬 (北大毕业?) 1篇Invent 
UBC的li dong (清华毕业?)1篇Invent 
宾大的王之任 (复旦毕业) 1篇Invent 
犹他州立大学的聂兆虎(山大毕业?) 1篇Invent 
北京大学的王家军(北大毕业) 1篇Annals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沈维孝 (科大毕业) 4篇Annals 5篇Invent 
中国科学院的周泽 1篇Invent 
清华大学的刘思齐(清华毕业) 1篇Invent 
中国科学院的孙斌勇(浙江大学毕业) 1篇Invent 
                                                                                                                                                                                                                                                                                                                             我校数学科学中心于品博士在数学顶级期刊 《数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an 12 19:12:48 2015), 站内 
  
☆─────────────────────────────────────☆ 
   
icedot (红帽) 于 (Wed Jan  7 13:30:42 2015) 提到: 
  
题目:Einstein 场方程能演化成黑洞的 Cauchy 初值的构造 
  
摘要:该文旨在构造满足如下要求的 Einstein 场方程的渐进平坦的Cauchy 初值:它不包含任何的捕获曲面, 
而时间演化捕获曲面可以形成。实际上,这种初值在内部完全是平坦的 Minkowski 初值,而靠近无穷远 
处与 Kerr的初值吻合。证明结合了Christodoulou 关于黑洞形成的最新进展和 Corvino-Schoen关于初值 
的粘合技术。该研究为黑洞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工具。 
http://annals.math.princeton.edu/2015/181-2/p06 
   
  
关于数学数学顶级期刊: 
  
数学领域的期刊有四大天王,是数学界影响力最大的,他们分别是《数学年刊》 
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Acta 
Mathematica以及《美国数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研究机构在四大国际数学权威期 
刊上发表的论文有30篇左右,其中完全由中国大陆研究机构完成的论文总共为10篇左 
右,而《数学年刊》更为稀少。 
  
Annals of Mathematics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国各大学中数学是最好的)主办 
的国际最顶尖的数学杂志,在上面发表论文一般表明作者作出了国际数学界公认的比较 
重要的结果。解放前和解放初在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过论文,并回到大陆的 
学者,如华罗庚,程民德(各3篇),王湘浩,廖山涛(各2篇),陈建功,苏步青,江 
泽涵,段学复,吴文俊(各一篇)等都成功地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的前称), 
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