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当前文化环境的深思

(2012-02-05 12:13:52)
标签:

杂谈

分类: 乱弹琵琶

 

                                                                         ————独醉秋风,笔

昨天才看了韩寒在湖南卫视论战方舟子的访谈录,不由的又让我想起很多人,很多痴迷于文学的人。虽然我始终支持韩寒,或许是太过于主观了吧,从中学时候起就一直欣赏那股韩寒式的叛逆与讽刺。虽然不喜欢方舟子,但是他的有些话个人觉得还是不无道理,比如说“一个中学时候七门功课包括语文都不及格的人,知识储备又有多高?还怎么作文?”一语,又让我不由的反思起自己,想起现在被一些文学爱好者追捧到的先锋文学。



各种讽刺、批判,不外乎就是对自己所经历的种种、所看到的种种现实的不满罢了。但是源头又在哪里?难道真的就像某些人自己说的,是为了警醒世人吗?我倒觉得这些都是狗屁,还不如说是给自己贴金。我是觉得当下,太多的人思想意识还很低,普遍还停留在职业选择、谋求生路上,很难从宏观上去思考更多超出自己日常外,但未来又必然会与自己关联的东西,比如机会,比如时代变革。大部分人对新鲜事物的理解都是仅凭经验、阅历在武断揣测,就自以为自己看懂了别人、看透了未来。这种无知真的跟年龄一点关系都没有。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是将讽刺与批判升级就能进步,相反,只能给社会带来动乱。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不同于以往战争年代,每个年代还是终归有其历史局限性。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走到现在,一些人,总觉得中国的文化环境一直停滞不前,包括写作,还在延续着上个世纪早该被摒弃的写作方式,一味赞扬、追求空洞美感,以现在的先锋派称最,结果呢?成片的"文艺流氓",偶尔拨弄几句狗屁不通的水文,就能给一堆猎奇心严重但又认知匮乏的年轻人洗脑。方式是无绝对,但如果某些人真觉得自己如何的才华横溢,就应该想想为什么没有在历史里留下你的大名,也许未来会有资本去为这种畸形文化创造繁殖空间,但是靠吹捧、标榜、炒作起来的所谓“个性”标签,总会有失足落水的时候,活的不真实,得到的终究都是负担。历史总是在重复相似的悲剧,因为文人,永远都还是文人,大多数只会纸上谈兵而已,错误的把一点自己的个性、多愁善感当做了驾驭现实的筹码。只有那么一小部分真正有主见的真理流浪者,而那些人,绝对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只是传递自己治学思想的一种手段。而偏偏大部分人选择了痴迷这些手段,把自己的理想、偏执,当做了真理。



说来说去,我觉得,矛盾论也好、和谐论也罢,都很符合现实发展诉求。不是写几篇小文章小诗歌、揭露点小现实就能改变的了。所以自打去年看透、下场撕逼了某些打着文艺旗号四处圈粉的无德人士以后,我就不再自怨自艾的发一些像以往一样神经兮兮的抑郁文了,今年我更是会统统清零,先学会拯救自己吧。以前喜欢讽刺、喜欢批判现实,这么久了,我想我真的变了,或许有些人觉得我是在逃避现实,又或许某些人觉得我变得保守、变得传统,但是至少,我不再像以前那么无知。发展来发展去,批判也罢、揭露也罢、讽刺也罢,最终的目的不是找到更多的拥护者,不是把自己抬的像领袖一样高,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只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安宁。



韩寒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而不需要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多了,只会给社会带来矛盾与动乱,而知识分子多了却能给社会带来安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