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屐痕浅浅 |
又到江西(二)
这是一座道教的名山,因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并列,那拔地摩天的形态恰好可以对应了道教所尊崇的玉清、上清、太清三神,遂有了三清山这个名字。
烟一直以为各家流派都有大家与教主的区别,像儒家与儒教、道家与道教。孔老二、老子是儒道两家的经典,到了董仲舒、张道陵成为儒道两教的教主。做大家的原是学术的巅峰,但仍有可亲近的平易;做了教主就更看中非同凡响的神奇,有些虚张声势的玄虚了。只是教主们也知道自己也只是一个平常的人而言,为了粉饰自己信心的脆弱,不得不以学术的大家为偶像,就说老子吧,道家的老子只是西出函关时留下过一部《道德经》,到了道教为主题的《封神演义》便有了一气化三清的异象,这未必是老子自己愿意看到的,但已为多半的民众所接受,三清山的名字也正是从这里来的。当然名字归名字,山真的是座好山。
此刻正是绿色最繁茂的时候,入眼是晨光沐浴后的葱翠,空气里悬浮着野草嫩枝的气息。上山的的索道要经过几道山沟,微微的山风扶起俺们凌空的感觉,低头看去,巨石、山径、溪水都在葱茏的植被里融成一体,绿绒般柔柔地承载着天空的寥廓,令人感受到一种平和的气脉,而四面是挺拔秀卓的诸峰,成为整幅画面天然的画框。
三清山有一条世界最高最长的栈道,这成就了这里观看山景最好的便利,也是俺们登三清山得到的最佳回报。俺也算是攀爬过不少座山的,通常爬山的过程中视野不免会有些逼仄,所见无非石阶周围的绿荫沟壑,只有苦苦地登临了峰顶,才得以将窘迫了一路的视线释放出去,难怪古人会在山巅忍不住悲慨长啸呢;而三清山沿着悬崖陡壁修建的栈道却从一开始就让俺们有了心胸开阔的壮美,远景近观都能轻而易举地收入眼底。只是少了沿路的忍耐,这种凌云的豪逸似乎来得太过轻易了,俺们略嫌脆弱的神经真有点儿不适应呢。悬在陡峭的绝壁中间,那矗天矗地的崖壁想会随时倾翻在自己身上,而另一边幽深的谷底叫人总甩不脱失足坠落的悬心,仿佛每一步都在踏响那种懔然的惊悚。好多人都低着头只看脚下的栈道,对于四外佳绝的风景不是不想看,实在是不太敢看了,欲求与能力常常有点儿失调,不正是凸现了俺们人类的卑微。
还好俺是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家伙,对什么都可以满不在乎,平日里放肆是有些放肆,但面对三清山的奇雄陡险居然没有怯场也确是俺的福分,沿途拍了好多照片,妻不停地提醒俺要留神脚下以及栈道上横出的枝干,不过她也明白想叫俺规规矩矩地闷头走路比什么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