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五年级上《月是故乡明》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2013-12-28 11:05:20)

**学区中心校教师备课教案纸

学校: **小学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月是故乡明》单元整理与复习

时间

两课时

主备课人

布衣暖

辅备课人

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教学目标:

 1.会读本单元中的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古诗。

 3.品味语言文字,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4.体会作者抒发情怀的不同写法,学习表达。

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积累语言,学习表达。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结合笔记和一点通等资料完成复习卡要求。

                                教学过程

通 用 教 案

   

一检查预学,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第二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大家已经按复习卡完成了预学。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学情况。

一、课文及作者

5.                                    

6                           7                 8

师引导区分5课前两首是诗、第三首是词、678课是散文。

二、生字整理

       参考179页生字表(一)678课生字,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会读,记下易读错字并注音。

                                        

老师注意各组学生情况记录。(我们组错的字分别是)

       参考183页生字表(二)56课生字,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会写,记下易写错字并写3遍。

                          谓梳     

老师注意各组学生情况记录。(我们组写错的字是

三、词语盘点

       参照71页读读写写,练写容易写错的字,并提醒小组每一个成员写对。准备老师抽考。

幽芳    飘泊    唯独    顿时    慈祥    稀罕     离别    大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骨气   民族    气节   磨难    欺凌    境遇    毕竟 所谓    梳理    衰老    珍藏    手绢    华侨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读两个气不一样

板演,考写。

       参照71页读读记记,读准每一个词,容易读错的词记下,提醒小组每一个成员读准。准备老师抽考。

玷污     秉性    眷恋     姿态     迷人     至少     邻居     成熟     完整     尤其     提前     潺潺    婀娜     舞姿     粼粼     波纹     干涸     点缀    螃蟹     浮现     潮湿     流通      舒服    印象    凉飕飕      颇负盛名      香飘十里     守望相

 

指名读。理解词语。秉性:本性。颇负盛名:很有名气,名气很大。守望相助: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四、内容回顾

       三首古诗词或融情于满目(   春色 ),或寄情肃杀的(   秋风   ),或由北方(风雪)勾起,但都表达了(    思乡 )之情。

       《梅花魂》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把他的感情寄托于(    梅花  ),表达了对祖国、对家乡深深地( 眷恋     )。

       《桂花雨》描写了作者儿时的(     摇花乐     )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则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            故乡的生活      )。

共学

五、品味奇字

预设: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

       洛阳城里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风是无形的,本不可见,但秋风可使秋叶飘落给人一种萧条肃杀的景象。作者见到此景,怎能不想家?)

       更雪更,过程碎乡心梦不成。

       (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难。)

       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

(敲字更能显示月夜的寂静,有很有礼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在桂花香里的。

(写出了桂花的香气,香透了人们的村子,香透了人们的心,人们的生活。

       于是,我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说明作者不是一次想起,传递出作者对家乡桂花的深深怀念。

 

六、品悟语句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外祖父教诲我要学中国人有骨气,也是在表白自己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变,对祖国的爱没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有品格、有骨气、有灵魂。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而是在用情感体味,母亲每年闻着桂花香、

收桂花、贈桂花、吃桂花做的食品、喝桂花茶,桂花已成为母亲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这么说。

学以致用,让我们品词析句的方法欣赏林清玄的《故乡的水土》,打开课外阅读。(抓住一个字、词或一个句子品味情感,作批注)。

 

七、揣摩写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三种表达情感的方法:融情于景、寄情于事、直抒胸臆。(说出以下语句使用了上述的哪种表达感情的方法。)

1.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     直抒胸臆              )

2.       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直抒胸臆       )

3.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引导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借景抒情      )

4.       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借景抒情              )

5.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       寄情于事            )

6.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寄情于事)

7.       在你的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中你用了那种表达方法?

日积月累:

有关思乡思友的古诗句:

       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切切故乡情______。(张九龄)

       __________________浮云终日行___,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_________他乡树____,寒灯独夜人________。(马戴)

_明月有情(   应识我       ),年年相见_在他乡_。(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______春生江上几人愁________?(卢纶)

       ________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在外漂泊的游子每到节日更思念自己的亲人,最能表达这种感情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背诵《长相思》默写《泊船瓜洲》、《秋思》。(家长签字)

延学

.选做:我会唱思乡的歌,并记下歌词。推荐故乡的云

我还积累了思乡的诗词。推荐余光中乡愁

阅读《课外阅读》其他文章,抓字、词、句品味作批注。

 

 

一至四为预学内容

 

 

 

 

 

 

 

 

 

 

 

对于出错的同学和出错的字你们怎么处理?

预设:盯住人,盯住难写易错字。呵!挺有招。咱们来检验效果怎么样?派个代表那你们组的难字考考他。听写。

看!

盯住难字省时高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你们组做的真好!以后咱们都向他们组这么做!

 

 

 

 

 

 

 

 

 

 

 

 

 

 

 

 

 

 

 

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 为什么用敲字?

敲字更能显示月夜的寂静,又很有礼貌。

看来大家都还记得推敲的故事

古人写诗常常要这样字斟句酌,反复琢磨,我们读文也少不了抓住字词品味。

看第五部分

每人选一句和小组的同学说说

听时不说,有不同看法听完再说。

 

 

 

 

 

 

 

小组任选一句每个人都说说

 

 

 

 

 

 

 

 

 

 

 

 

 

 

 

 

 

 

 

 

 

 

 

 

 

 

 

 

 

 

 

 

 

 

提前发作文本

 

不必放在课上,作为课下检查内容

 

 

像这样夯实字词,抓住内容,品词析句,学练表达,延展阅读都得到了锻炼,我们的期末成绩一定会有进步!不过我一个人需要两晚上才能设计好这么一张复习卡,你们能不能……

 

教学反思:以往的复习课关注知识,老师整理学生背记,可是发现学生的收获甚微。这一次,我以大家熟悉的思乡怀亲单元为基地,尝试复习课由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由封闭到开放,由先学到后教,并以此引路作为其他单元整理复习的依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帮助。复习卡的使用为学生学习交流及家长辅导提供了有效帮助。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