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很文艺

标签:
周庄花间堂马晓晖二胡沙龙猫的天空之城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四月真是个美妙的月份,清明假期刚过,五一小长假接踵而来。
有文艺小青年要我推荐出游目的地,我说:“周庄。”对方大跌眼镜:“这种地方不去都能想象,人山人海,你敢保证我不被挤死?”
小文青的顾虑,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周庄时的真实景象,游人如织,人满为患。
8年后,应邀故地重游,周庄很宁静,青石板小巷上稀松从容地走着几个人,客栈前台小玻璃心瓶子里种着浮萍,古戏台、二胡沙龙、茶社、书屋,处处清新雅致,文艺范儿。
当地朋友说,因为我们在旅游团队不爱逛的西边活动,所以清净。观光客都在东边双桥上排队拍照,难免落得嘈杂印象。
同一个目的地,游玩线路不同,获得感受也会完全不一样。现在,我将分享自己喜欢的几个周庄角落,供大家出游参考。
花间堂唯美人文客栈
周庄这样的江南水乡,坐一艘小船沿河观光并不能体会它的精髓,要享受枕水人家的小情小调,最好找一处老宅子静静地住上三两日。
我对周庄的印象改观,首先来自此行入住的花间堂客栈。花间堂前身是周庄当地有名的大户戴宅,位于中市西街贞丰桥畔,由江浙商人戴氏三兄弟始建于民国初年。戴氏兄弟有留法求学背景,如今,新主人邀请法国设计师将其改建成高级私人客栈,一共20间房,每间装修都不同,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设计主题,花卉来命名,秋棠、墨兰、晴梅……光念名字,就仿佛有种唇齿留香的感觉。
我住在二楼“晴梅”,木楼梯走上去,门口有个小天井,阳光正好透过雕花门窗斜射进屋。客栈每个细节都极其精致贴心,房间钥匙牌是贝壳做的,洗浴用品是欧舒丹,卫生间有地暖。
午后,到楼下宅院荡秋千玩,身着浅灰色开衫的气质男员工,端着茶具路过,邀请我们喝下午茶。晚上回屋,床头摆着宵夜点心,牛奶,服务员手书便签留言:亲,欢迎回家……
客栈前台,原来是中药铺。放中药的抽屉,现保留下来存房间钥匙牌。中药铺前柜台上,有一个小玻璃心瓶子,里面种着浮萍。同行的朋友跟我说,曾有人问蔡澜先生:没有钱,怎么享受生活?蔡先生答:在动荡年代,苏州男子从池塘捡些浮萍,放进茶杯,观赏它的成长。
不知道花间堂的浮萍跟这个典故有无关联,这种懂得从细节中捕捉生活之美的态度,总是让人欣赏。
在周庄的晚上,当地旅游公司负责人,邀请我们到古镇老街上的马晓晖二胡沙龙座谈。原本以为是要去参与一个枯燥的会议,没想到,那天的活动,完全契合它的主题“围炉夜话”,伴着旅美二胡演奏家项勤悠扬的琴声,喝茶聊天,气氛温馨。
马晓晖二胡沙龙是继逸飞之家后,第二个入驻周庄的大牌艺术家工作室。工作室创始人马晓晖,曾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独奏二胡曲,获奥斯卡原声音乐奖。二胡沙龙免费对公众开放,游人可在这座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内,聆听艺术大师们的琴乐表演和讲座。
如果说马晓晖二胡沙龙是文艺中老年的小会所,沙龙对面“猫的天空之城”书吧,则是文艺小青年们的集散地,明亮的大玻璃窗上贴着他们的宣言:“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里面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或埋头阅读,或托腮沉思。
我看到窗边有个女孩在认真抄写明信片:“恋爱的纪念物从来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不是我记忆好,是正巧偷拍下了这个瞬间。
◎交通:武汉动车直达苏州、上海,再在汽车站转车到达周庄。
◎住宿:周庄有很多粉墙黛瓦的民宿客栈,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花间堂,是周庄最唯美的人文客栈,在中市街110号,精品房680元起。
◎游览:除了文艺小众的马晓晖二胡沙龙,猫的天空之城,到周庄古戏台听昆曲,贞丰街逛老茶馆听评弹,也是感受周庄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美食:推荐沈厅酒家“万三家宴”,万三蹄、烧鳝鱼、阿婆菜,地道家常味苏帮菜,楼下是沈万三私家码头,秀色可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