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咖啡的基础知识之二:咖啡的传播、大事件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一)

(2012-03-06 00:30:30)
标签:

咖啡

咖啡文化

文化

咖啡传播

咖啡大事件

分类: coffee

咖啡的传播、大事件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在西方人们都熟知咖啡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然而在古老的东方,咖啡在更久远以前的年代就已作为一种饮料在社会各阶层普及。咖啡出现的最早且最确切的时间是公元前8世纪,但是早在荷马的作品和许多古老的阿拉传说里,就已记述了一种神奇的,色黑,味苦涩,具有强烈刺激力量的饮料。公园10世纪前后,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则用咖啡当做药物治疗疾病。

从埃塞俄比亚上去到西雅图码头, 全球每年消耗咖啡5千亿杯,其中一半用于早餐。每天清晨世界各地的人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冲泡出自己钟爱的咖啡,没什么比清晨来一杯香醇的咖啡更让人惬意了。作为早餐上不可或缺的饮品,咖啡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合法兴奋剂。

数百年里咖啡一直在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改变当地的文化和生活。点燃浪漫生活,激起变革风潮,一切皆因这种黑色魔药而起。从咖啡豆到一杯咖啡,2500万人以咖啡谋生,而一亿人是赖以生存的。

咖啡的故事始于藏在咖啡树红色浆果中的绿色豆子。有人说他有魔力,有人说他很邪恶。 然而无论出于嫉妒还是贪婪,无论是国王、商人还是祭司,都不能阻止咖啡在全世界流传。迟早,所有人都会被这诱人的豆子吸引,就像咖啡当初在世界上游荡的时候,虽然经受过很多艰苦的磨难,但还是毅然决然的将自己演变成为了一种文化,并且影响着世界。

 

1、一般相信,世界上第一杯咖啡是由阿拉伯人细心熬煮出来的,而埃塞俄比亚人率先采集森林中的野生咖啡。可能就像传说中的牧羊人一样,起初他们只会咀嚼咖啡浆果或是将咖啡豆研磨,与脂肪类食物一起制成能量棒。随后埃塞俄比亚人用沸水将咖啡叶冲成淡茶饮用。直至大约在1400年,某人无意中烘烤了咖啡豆,才发现他的气味醇香无比(在埃塞俄比亚只有家族中的女性才有资格烘烤咖啡豆)。人们将咖啡豆磨碎,冲泡成一种强效的黑色饮料,咖啡就这样诞生了。

2、古埃塞俄比亚人对野生咖啡充满崇敬之情,却无法将其独占。终有一天叛国流亡者将咖啡豆带到了阿拉伯的穆哈港。从此,阿拉伯人开始在也门附近的山区种植咖啡。

苏菲派教徒需要抑制睡眠欲望,以便更加狂热的祈祷。这种振奋精神的药水,使他们在追求与神结合的过程中更加迷醉。因此,没过多久咖啡就以宗教饮品的形式在寺庙间广为流传。通过苏菲教教徒咖啡进入了阿拉伯社会,教徒们遍布在整个阿拉伯国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经常在夜间聚会,共同祈祷,然后各自回家或去工作,同时他们也带走了咖啡技术。

历经约两百年的时光流转,很快咖啡就进入世俗生活。在1530年左右世界上第一家咖啡屋终于在大马士革诞生了。并且在这时期富人会专门将一个房间用作咖啡室,当有人拜访时,喝咖啡就成了一种社交活动而以穷人为主要顾客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要知道,在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可以让来自社会各阶层的陌生人相聚和交流,而咖啡馆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成为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在那里交谈、游戏,也有妓女在那里出没。不过也正是因为咖啡馆成为了穷人的聚集地,纠纷不断。因此,咖啡背上了叛乱温床的恶名。同时咖啡馆也被认为是恶习之源,暴动和革命的根据地。但是这是有理由的,因为人们的确在咖啡馆里谈论政治。

1511年麦加总督凯尔·贝格听说咖啡馆里常有下流可怕的事情发生,甚至有人用讽刺诗来开他的玩笑,说他的坏话还有人说:人们来到咖啡馆,混在一起参与叛国之事,最重要的是他们喝的咖啡是一种药品,一种麻醉剂(《古兰经》是禁止使用麻醉剂的,在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中,这是严重的罪行,使用麻醉剂将被判处死刑)。因此,他决定关闭咖啡馆。然而,他的上司开罗的苏丹热爱喝咖啡,他听说了要关闭咖啡馆的事便下令撤销了这项政令。

统治阶级关于声名狼藉的咖啡馆的争论反而使咖啡豆更受欢迎。

3土耳其人征服了阿拉伯世界后,他们继承了咖啡文化。不久,咖啡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渐稳固。虽然咖啡依然遍及家庭生活,但是土耳其男人更喜欢光顾公共咖啡馆。

咖啡在土耳其的文化中非常重要,而咖啡馆是人们的重要聚集地。人们经常光顾咖啡馆,在非祈祷时间交谈,清真寺里不允许谈论世界时事。土耳其咖啡馆里的老主顾往往是知识分子、作家、诗人。他们会在咖啡馆交流或争论时事,他们评论新闻,就像现在的新闻主持人一样。在咖啡馆里,人们还交流所学知识,咖啡馆对于人们互相交谈来说非常重要,而咖啡是交流中的重要部分。在土耳其有这样一种说法,“心灵既不需要咖啡也不需要咖啡馆,心灵需要的是朋友,而咖啡只是一个借口。”咖啡对于土耳其的男性和女性同等重要,然而由于严格的性别隔离,很久以来咖啡馆都禁止女性进入。

苏丹王后宫的众多妻妾在荒淫享乐的气氛中饮用咖啡,然后宫廷占卜师通过对咖啡残渣的解读告诉她们苏丹王是否满意,最喜欢的是谁。至今仍有年轻女性通过杯底的咖啡残渣占卜她们的未来。咖啡和咖啡残渣占卜在我们的文化中很重要,作为待嫁的新娘或准儿媳,姑娘会给前来拜访的求亲者敬上咖啡。如果他同意嫁给那位男士就会在咖啡中加糖,如果他不同意出嫁则会加盐,然后等待对方的回应。如果求亲的男士确实想娶这位姑娘,他会喝掉所有咖啡,不管咖啡是不是难喝。

4、随着对咖啡品味逐渐提升,土耳其人更加注意保护他们钟爱的咖啡豆。特别是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咖啡成为一种被严密保护的商品。这一时期(16世纪左右)的土耳其人将咖啡广泛向外传播,他们不希望其他人能种植咖啡,因此未来保护咖啡的垄断地位,他们在出口咖啡豆时将其煮熟,防止咖啡豆生长繁殖。咖啡成为了珍稀商品,有人企图将其走私出去,后来一个叫巴巴博丹的印度人将一些种子粘在腹部藏在衣服里携带出去(这可能是个真实故事)随后,荷兰人得到了一些高产的咖啡种子,开始在阿姆斯特丹的温室里种植。

5荷兰人从本土移植了一些咖啡到爪哇殖民地,在那里奴役当地居民,强迫他们种植咖啡。截止1683年,穆哈旧译“莫查”,也门西南部港口。在国际市场上把优质阿拉伯种咖啡成为“莫查咖啡”)和爪哇(属于印度尼西亚,是该国第四大岛屿)是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如今的印尼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国)

6伴随苏丹王军队的脚步咖啡随时准备征服欧洲。那是维也纳被围攻的时期,一位阿拉伯苏丹王派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征服西方,他来到维也纳城门,包围了城池,准备进攻。在欧洲岌岌可危,他们正商议派谁去寻求援军。有一位叫费朗茨·乔治斯的年轻人曾经在阿拉伯生活过,会讲阿拉伯语。他打扮成一名阿拉伯人,潜逃出封锁线,把需要援助的消息传递给法国军队。法国援军的到来扭转了局势,阿拉伯人溃逃。匆忙逃亡中,他们留下了成袋的未经烘焙的咖啡豆。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他们还以为是骆驼粪,要将它烧掉,乔治斯闻到了咖啡味,他说:“那是咖啡,别烧。没人要的话,就把他给我。”

乔治斯曾在土耳其人中生活过,他知道咖啡烘焙冲泡的基本知识。很快,费朗茨·乔治斯就开了维也纳第一家咖啡馆,叫做“蓝瓶”。和土耳其人一样,他在咖啡中加糖以改善口味。但是因为维也纳人不喜欢咖啡底部的渣滓,就开始过滤咖啡;他们也不喜欢纯咖啡的原始味道,就尝试加入牛奶。

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而这次土耳其军队的入侵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没有想到的。然而就像维也纳谚语所说“欧洲人挡得住土耳其的弓箭,却挡不住土耳其的咖啡。”


注释:加粗为咖啡的传播,下划线为咖啡影响世界或咖啡大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