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船头花纸伞中间多少游子情
(2022-04-24 10:00:14)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赋彩课堂 |
江面船头花纸伞
——谈触景生情类记叙文的写作
(导入)同学们好!赏戏听歌学作文继续进行,今天和同学们谈谈记叙文的一种写作技巧: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可以在看到某个场景,看到某个人,听到某种声音,从而想起自己的亲友、同学,引发联想,回忆相关往事,抒发情感。如我们课本中的名篇《沁园春· 雪》(毛泽东)《项脊轩志》(归有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昆明的雨》(汪曾祺)《紫藤萝瀑布》(宗璞)等。
触景生情可以在看到某个物件,如一本书、一支笔、一把伞等,从而想到相关的人和事件,回忆往事抒发感情。
以上这些景,都能够引发我们的联想,引出我们对相关的事、相关的人的回忆并激起我们情感的波澜。
歌曲《花纸伞》就属于这一种。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花纸伞》第一段:
细雨濛濛落江面,
船头撑开花纸伞。
好似彩云从天降,
美似荷花静似睡莲。
啊!花纸伞呀花纸伞,
多么美丽!多么鲜艳!
你打开了我童年的梦幻,
把我带到故乡的彼岸。
这一段就是触景生情:先看到一个大的场面:细雨、江面、船头。但这些都只是背景,作者眼睛聚焦的是那把花纸伞。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浓墨重彩地描绘花纸伞的美:撑开的花纸伞美似荷花,流动的花纸伞好像彩云,收束的花纸伞静似睡莲。谁看见谁的眼球都会被花纸伞牢牢地吸引住。作者描绘花纸伞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用花纸伞来引发联想,引出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这一段场景描写可以说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渲染了思人忆往之境。
妈妈生我那一天,
秋风阵阵雨绵绵。
一只空船无遮处,
只有那把花纸伞。
啊!花纸伞呀花纸伞,
你是母亲,你是摇篮。
飘流中你为我遮风挡雨,
苦难中你我共度饥寒。
【赏析】这一段是回忆:秋雨、江面、小船、花纸伞,全是相关的场景和物件,景的刻画无论是色调和氛围,都与联想的人或事高度吻合,所以才会引起作者的联想。关键是这一天还是作者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天,作者就在这样的场景中出生!给他生命的是母亲,呵护他、伴随他成长度过苦难童年的是既是母亲也是花纸伞,花纸伞就是母亲的象征,看到花纸伞就像看到了母亲,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母爱。难怪他对花纸伞一往情深!这一段由物到人,点出了联想的对象,自然亲切。描写让听众(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春风鼓起片片白帆,
彩虹映着花纸伞。
船桨激起千层浪,
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啊!花纸伞呀花纸伞,
纵然我走到海角天边,
你总使我想起故乡的细雨,
把我带到母亲的身边。
这一段是抒情。作者回到现实,眼前画面是:春风阵阵,白帆片片,桨声盈耳,浪花千层——作者忍不住情思涌动,感慨万千。江面船头花纸伞,中间多少游子情?如果说童年,母爱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那么如今,这一眼清泉就成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对母亲的缕缕情思。这一段处处洋溢着儿女对母亲、对故乡不尽的思念,诚挚深切!
“触景引发——忆往思人——抒情照应”是触景生情类作文常见的模式。这种写法开头亲切自然,中间时空转换,内容丰富,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结尾抒情议论,既与开头形成呼应之势,又能营造一咏三叹的效果,给人余味无穷的感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歌词的特点是非常精简,记叙文的语言比较丰满,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语言可以细腻些,忆往事要力求完整,刻画人物力求突出个性。这样,你写的记叙文就比较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