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杨赛霓教授团队组织编写的《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中文版摘要)》

(2022-05-18 06:35:07)
分类: 学府春秋(转帖)

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杨赛霓教授团队组织编写的《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中文版摘要)》正式发布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网,2022-05-13

 

2022512日,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杨赛霓教授团队牵头组织编写的《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中文版摘要)》(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进行了转载和报道。

《报告》编制单位包括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等。《报告》综合利用了全球灾害数据平台、国内外灾害数据和知名保险公司数据,获得了国内高校和研究院所的支持。该报告将为完善我国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为世界各国提供权威的全球自然灾害数据资料,以及为更好地促进国内国际防灾减灾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与过去30年(1991-2020年)均值相比,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总频次偏多13%,死亡人口偏少81%,受灾人口偏少48%,直接经济损失偏多82%。其中,全球洪水灾害最为频繁,比30年均值偏多48%,造成的死亡人口最多,但较30年均值偏少35%;风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较30年均值偏多133%;地震强震活动偏少,灾害损失较轻;野火灾害影响人口增加219%,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09%,但造成的死亡人口有所减少。区域上,2021年亚洲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因灾死亡人口均居各洲之首,北美洲均位列第二;北美洲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最高、欧洲次之;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受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主要影响灾种为洪水、风暴和极端气温。

《报告》分析了2000-2021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发现亚洲、美洲、欧洲和非洲地区因极端灾害事件造成的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均呈现增多趋势。其中,亚洲极端灾害发生频次远高于其他大洲,2011-2021年间的损失值之和是2000-2010年间的2倍。《报告》还总结了2021年全球气候特征和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包括暴雨洪涝灾害、干旱、热带气旋、高温热浪和山火、寒流和暴风雪以及强对流天气等,同时分析了典型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呼吁全球进一步关注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和合作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