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2010-10-17 08:11:58)
标签:

balanchine

serenade

four

temperaments

symphonyinc

分类: 芭蕾舞

http://static.blogstorage.hi-pi.com/photos/steffi.artblog.fr/images/gd/1236783566/La-jalousie.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http://www.dfi.dk/~/media/DFI-kataloget/13870.ashx?mw=593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芭蕾舞,Reflection 双人舞,Alla Osipenko和Anatoly Nisnevich,1960年
 

 

芭蕾舞 Jalousie 双人舞(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该舞蹈的音乐选自丹麦作曲家Jacob Gade的著名音乐Tango Tzigane Jalousie(又名Tango Jalousie或Jalousie),该作品1925年9月14日问世后,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至今已被100多部电影用作插曲配乐。舞者:Silja Schandorff(已挂靴) and Nikolaj Hübbe。↓

http://matthewpeak.com/wp-content/uploads/2010/02/Satie_byMatthewPeak_720w.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Gymnopedies 双人舞(Lopatkina和 Kozlov)

 

http://www.dancebelfast.co.uk/spaw2/uploads/images/tango_shoes.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探戈 独舞(Uliana Lopatkina) 

 

 11岁的女孩跳艾斯米拉达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慢板(莱比锡芭蕾舞团)

Bruckner Symphony no. 8

舞者:Maiko Oishi and Rémy Fichet。

 

 

http://www.dancehelp.com/photos/symphony.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http://oberon481.typepad.com/.a/6a00d8341c4e3853ef010536c5adf6970c-800wi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根据比才的《C大调交响曲》Symphony in C创作的,又名《水晶宫》--是真正完美的音乐的视觉形象。
巴兰钦的这一作品很早以前就由巴黎歌剧院芭团作了完美的体现。为了力求使闪耀光彩、晶莹透彻、叮噹作响,宛如充满啤酒泡沫横溢的水晶玻璃杯的交响音乐,都被译成芭蕾舞的语言。巴兰钦也吸收了美术家的启示,布置了描绘幻想色调的背景。色彩缤纷的服装好象再现出了光彩飞溅、千变万化的水晶体。
光彩熠熠的音响的礼花自然地和令人喜悦地转化为充满节日气氛的光彩夺目的舞蹈。作为舞蹈作品中心的是它的抒情部分--一段美妙的双人舞。它编排得不由使人屏住气息全神贯注,而在那些轮廓清晰、变化精致的舞蹈形象中,没有一点使人感到甜腻和追求离奇的迹象。尽管在这芭蕾作品中没有情节,很难设想,有哪位编导能以这样的音乐编出更有内容的舞蹈来。

 

《C大调交响曲》充分地体现了巴兰钦深厚的古典芭蕾素养和对比才乐曲独到的洞察力。他掌握古典芭蕾动作语汇的功力熟练精妙,很多平常惯见的基本舞步,如脚的擦地动作(tendu);经他加插在不同段落里,并层出不穷地调配各组群舞演员、领舞及独舞演员个别的变奏组合后,遂营造出极为优雅悦目的场景。

整个舞蹈的分段完全按照比才的乐曲结构进行,包括「快板」(Allegro)、「行板」(the Andante)、「诙谐曲」(the Scherzo)及结尾「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 Finale)四个乐章。除第二乐章「行板」的动律设计较温婉柔情外,其余各段均时刻展现进取、开朗的姿态韵律。现场自始至终洋溢茞貍M与欢欣的气氛。

众女舞蹈员一律穿上洁白笔挺的古典芭蕾舞裙、粉红脚尖鞋;男舞蹈员则全袭长袖黑舞衣配紧身黑袜裤及黑舞鞋。每个男舞者上身舞衣更缝缀了暗墨绿色的各款图案装饰。男女演员黑白分明的装扮,教人即时联想起琴键与乐谱上的音符。

 

《C大调交响曲》原称作《水晶宫》(Le Palais de cristal),乃巴兰钦出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客席芭蕾督导一职时,特意替该团排演的剧目,旨在表扬舞团多位台柱女明星超卓的舞技造诣及表彰舞团显赫的威名。巴兰钦安排了四对主要男女舞者分别在四个乐章里领衔演出,与此同时每对主要舞蹈员均由两对独舞男女演员相伴随,再加上如影随形的全女班群舞演员衬托,真箇是牡丹绿叶俱全,倍添目不暇给的层次感。结尾「活泼的快板」全体四十八位舞蹈员渐次地一起登场,阵容格外鼎盛,他们分别接连地展示各种悦目耀眼的美妙舞姿,把表演推至高潮方结束。

 

巴兰钦名作《C大调交响曲》(又名《水晶宫》),1996年马林斯基演出, Zhanna Ayupova 、Yulia Makhalina领舞。

 

 

巴兰钦名作《C大调交响曲》(又名《水晶宫》),马林斯基演出,Uliana Lopatkina、Diana Vishneva领舞。 
 

 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09/05/06/arts/cityspan.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http://www.ballet.co.uk/images/nashville_ballet/ht-the-four-temperaments-christopher-mohnani-4-girls-point_500.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巴兰钦名作《四种气质》。表演: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四种气质》是巴兰钦1946年的作品,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想像创作的,其中四个人物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人物命名的,表现古希腊提出的人的情感上的忧郁型的、多重型的、黏液型的和胆汁型的四种气质。音乐是美国作曲家Paul Hindemith的作品。《四种气质》是在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发展成的比较现代的作品。由于创作时舞团遇到困难,所以作品没有豪华的布景,只是练功衣,灯光随着演员表演稍加变化,但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古希腊神的各种壁画造型,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的情感。

这部作品开始了巴兰钦最重要的创作生涯,复杂而有棱角的舞步和动作造型,向演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宏伟的气势、不动感情的高度浓缩,包含了深刻的内容,表现出的非人格性和对人生意义所持的态度酷似我们时代的态度。
 
四种气质(The Four Temperaments,1946)。首先简要解释一下作品题目。多血汁、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这四种气质,胚胎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377年)的体液说,后经罗马医生盖仑(Galen,131~200年)发展,并用拉丁语“temperament”一词正式表示“气质”这个概念。俄国四位著名的文学家赫尔岑(多血质)、普希金(胆汁质)、克雷洛夫(粘液质)、果戈里(抑郁质)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一般认为,巴兰钦通过编舞《四种气质》来反映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http://thesunbreak.com/media/artsevents/2010/4/19/uxtzC9sLax4CVDdxgaM9pH9rw4-large.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四种气质》的音乐是在1940年的时候,由巴兰钦委托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作的曲。音乐分为主题与四个变奏五部分(Theme with four variations),适合管弦乐和钢琴独奏。

第一部分:主题(Theme)。由三段双人舞组成,通过舞蹈陈述主题,由主题动作发展动机。在后面四部分里我们还会反复听到陈述部分里的主题音乐。《四种气质》中的动作造型有新奇复杂的特点,并且双人舞和古典芭蕾双人舞展开方式不同,它完全根据音乐进行编舞。巴兰钦关注的是身体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第二部分:抑郁质,忧郁的(Melancholic)。在钢琴独奏下,男子独舞。接着两位女子加入舞台,代表音乐中的另一声部。最后,四位舞者分成两对进行交叉舞蹈,此时音乐也为两个声部进行交叉演奏。
第三部分:多血质,乐观的(Sanguinic)。有两名独舞演员同时出场表演,注意,这不是双人舞。之后,舞台上出现四个舞者的伴舞。在舞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古典芭蕾里很少见到或根本不被允许的动作,这些动作诡异,有棱角,力度强劲,脚尖如锥子般,完全剔除了传统观念上芭蕾飘逸阴柔之美的概念。它不再炫耀芭蕾那些高难度的技巧,而是根据音乐结构来编排舞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粘液质,冷静的(Phlegmatic)。一个演员,后面四个伴舞,舞者的表演形式不仅变化多端而且细腻,彼此间组成的造型非常奇特。在第一部分里出现过的陈述动作又次出现,并且得到扩充与发展。看巴兰钦的作品,总让人充满耐心,慢慢地看,慢慢地体会,把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我们不能不折服在他如音乐般流畅的编舞天赋里。+
第五部分:胆汁质,易怒的(Choleric)。 

 
 http://si.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WK-AV152_Dance__G_20100831181516.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小夜曲全剧(Mariinsky)

巴兰钦名作《小夜曲》,领舞:Ekaterina Osmolkina、Xenya Ostreikovskaya、 Sofa Gumerova。

 《小夜曲》是巴兰钦到美国后创作的第一部芭蕾作品。该舞用柴柯夫斯基的弦乐《小夜曲》作为音乐,巴兰钦创作了作为舞校高班的教材使用的作品。他为了使他的学生跳舞不显得那么差,创作的第一个晚上,17个女同学到场,他从17人设计开头的场景。第二天晚上,只到了9个女学生,第三晚上到了6人,他就将她们编成9人舞、6人舞。有一处,女演员的奔跑形态中,一个女孩摔倒哭了,另一次,一个女学生迟到了,他把这件事编进了芭蕾作品中去。在后来重排《小夜曲》时,这些闪光而幽默的课程组合,便成了这部精品的组成部分。
    作品开头,演员仿佛在进行古典芭蕾最基本的训练,随之展现了一批年轻的演员如何学习和掌握艺术的成长过程,以及年轻演员如何在芭蕾的教育中得到某种灵魂的净化和升华。25年之后,当《小夜曲》仍在巴兰钦不断地再创作下,久演不衰,巴兰钦谈及《小夜曲》的戏剧性主题说,“它像命运,人人背负着命运通往世界。他和一个女人邂逅—他爱上了她—但他的命运却有其他的安排。”但这些,他从未在排练中和演员们谈过,因为“上帝不允许!”也因为巴兰饮从来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有内容。他主张“形有声”、“声有形”“看音乐”、“听舞蹈”。

非专业录影

http://wildcat.arizona.edu/polopoly_fs/1.167590!/image/823619550.jpg_gen/derivatives/landscape_260/823619550.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http://storyculture.typepad.com/blog/images/2008/10/27/2_edward_gorey_ballerina.jpg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TITLE="音樂芭蕾(6):巴兰钦 C大调交响曲 四种气质 小夜曲等" />

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