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一谈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楚辞》

(2018-12-25 12:58:09)
我的手头有两本《楚辞》,一本是中国和平出版社的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论中心审定图书并号称为“经典珍藏本”的,(红皮版)一本就是中国文联出版社的翰墨国学馆的所谓的翰墨文库的之一(灰皮版)。
我想谈一谈的就是这翰墨文库的《楚辞》。
先看封面。有文字,有配图。仅说文字。右上部竖写“古典文学 全注全译”,多好啊,全注全译,给人的帮助多大呀,可是,纵观全书,怎么也看不出全注在哪里,那么多的生僻字让译注者忽视掉了,连个注音也没有,甚至查《新华字典》也查不到。再看左侧表明“战国  屈原  著”,可是一看书里的作品,竟有一半是汉朝人的作品,译注者置那些汉朝人的知识版权于何地呢?著者的旁边又表明“弘丰  译注”。
再看其版权页。最下方有黑体字八个“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看完全书,这八个字竟然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种书,想去翻印的恐怕只有傻子才会去做。这一页的大名出具的不少,且看一看都有谁:出版人:朱庆   终审人:奚耀华     复审人:蒋爱民    责任编辑:  陈若伟   责任印制: 陈晨    装帧设计:余微
本书版次:2016年9月第1版    印次:2016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价:26.00元
且看正文。汩余若将不及兮,红皮版注“汩”音为gu三声;而灰皮版注音为yu四声。扬云霓之晻蔼兮,红皮版注“晻”音为an三声;而灰皮版注音为yan三声。不知何者音对。
 岂为纫夫蕙茝,红皮版印为“茝”,而灰皮版印为“草字头,下为臣”,查此字于《新华字典》未果。不知何者形对。而灰皮版将彭咸印为“彭成”或“鼓成”,将天宇印为“天宁”,将王夫之印为“王夫人”,不一而足。
再如,p98,误多印原文,且与原文有出入。p215九叹的题解末句中的“与明而比荣的思想”,“与明而比荣”为何意哉?殊不可解。
再看前后不搭。招魂题解“对于《招魂》的作者,历来就存在两种说法。王逸认为《招魂》的作者是屈原,他在《楚辞章句》中道:《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这不有点可笑吗?
再看湘君,注释“君”为“指湘夫人”,明显与题解不符。
又“捐余玦”注解为“置玉玦于水滨”,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出“捐余玦”中的水滨在哪里。
两年多过去了,我从不曾听到过上述诸君与文联出版社为此书道歉过,也许此书还曾作为突出的业绩记载在上述诸君与文联出版社的功劳簿里。
但我总认为,你既然要传播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你既要有其能,能注释,能译句,能展现原作品的精神风貌,你也要有其德,能以敬畏之心,诚惶诚恐,细致严谨做好传播工作。
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不能只是你捞取金钱和名声的工具。
再看本书末了的翰墨国学馆的书目,赫然印着《左传》(晋)左丘明著。我惶然了,不知此处的晋是战国七雄里的晋国呢,还是陶渊明笔下写到的晋朝呢?
在这书目里,又看到了弘丰的大名,这回他编著的是《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看来这弘丰学问真的是很渊博的。但不知这是出版界的喜事呢?还是读者的悲哀呢?甚至是传播国学事业的不幸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11月24日
后一篇:明天12.2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