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山上拍摄会泽县城全景

标签:
2015夏天云南避暑纪实曲靖市会泽县城拍全景金钟山文昌宫登峰造极真人人品担当包容慈爱武当老人人文自然摄影 |
分类: 立此存照 |
金钟山位于云南会泽县城南面,与县城紧紧相连。因其状如钟而得名。
金钟山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文昌爷爷(文昌帝君)用煮稀豆粉的大锅扣住了九条在会泽金钟坝子作恶多端的九条蛟龙,后来这口大锅就变成了现在的金钟山。
为了纪念文昌伏龙、为民除害之善举,在清雍正未年或乾隆初期,人们捐银献款,在山颠上建盖了文昌宫。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成了会泽人民游山的传统佳节。

对联:慷慨入深山素志永怀秋水白愁空浮断影疏钟微度夕阳沉
觉得“登峰造极”:一指会泽县城的最高处,二指对联的境界吧。

文昌帝君代表着文化、学问、智慧三位一体的人类生存、生活、幸福之道。
《文昌帝君阴骘文》,它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劝人多积阴功阴德,
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这样就会得到暗中庇佑,赐予福禄寿。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劝善书,
它还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收入《世界圣典全集》。

据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重、六曰司禄。意思是说北斗星的上方有六颗星组成一个星座,象筐形,它就叫文昌宫,六星的最后一颗星是司禄之星,它的职责是“司禄赏功进士”,也就是主宰人间赏罚功名、提拔士人为官的工作。后来,由于读书人广泛的崇拜,司禄星的职责淹没了五颗星,文昌宫其他的职能淡化,成了一个主宰读书人追求禄位命运的专职星座。

魁星是“文昌第一化身”,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魁星秉照文昌帝君的旨意,给高中魁首的士子赐予富贵花。这就是魁星左手执“富贵花”的缘由。
魁星右手那支笔是专门用来录取科举士子的,一旦点中就会文运、官运一起来。
也正是这个原因,古今莘莘学子都怀着敬畏之心,来瞻仰魁星。

象筐形的文昌宫意象就是承载,引申为担当、包容,也就是兼收并蓄。
具象的文昌帝君张亚子是蜀人张育与亚子两位人物合并而成的神灵,
有说他侍母至孝,仕晋战死;有说他为民行医,深受爱戴;就是担当与仁孝。

老人洞见:文曲星、文昌帝君代表的精神就是慈爱、包容、担当!
实际上,三教的一切经典和神灵无不是这三种品质的诠释和具象而已。

实际上,武当老人看到金钟山能够拍到会泽县城全景,才去登山。

但是,拍到全景图并不是在金钟山最高处,而是在“登峰造极”牌坊下,

一处亭子,站在亭子的围栏(墙)上,拍摄第一张后,锁定相机,
围栏上走动,不用三脚架,即可拍得会泽县城全景图片。老人拍片放最后。

现在,我们看看山顶的道观:金钟山依恋名城添胜景 健身族醉迷绿野益延年
七曲山大庙位于四川省梓潼县,位于梓潼城北10公里的川陕公路边,距离绵阳市49公里,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庭,始建于晋,为蜀地百姓祭祀张亚子而建。七曲山大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故又称帝乡。
清晨,当会泽县城还笼罩在雾霭中的时候,金钟山已迎来了万道金光。远远一看,犹如矗立在烟云弥漫的大海中的一个岛屿,别有一番情趣,令人陶醉。游人若在此时登上山巅,观赏日出,更是云蒸霞蔚,犹入仙境一般。一轮朝阳,冉冉升起,在雾霭的笼罩下,其姿态宛如仙女浴毕,披纱而出,轻飘逸然,美不胜收,鸟瞰山下,更具诗情画意:远处青山,一抹而过,逶迤绵亘,细浪翻腾;朵朵白云,悠然飘过,令人赞叹不已。当雾蔼消退,会泽坝子呈现在面前。只见田野无垠,碧波翻滚,金钟山麓的县城房屋,栉次鳞比,姿态万千。

文昌宫大殿,是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似乎住着几位道友。

大殿门前的院子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两边配殿,而是这颗古桂花树。

正在进行道教法事的金钟山文昌宫大殿情境:道德辉光

武当老人在云南会泽县金钟山拍摄的会泽县城全景
觉得不错,但放这里确实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希望有机会放大洗印出来,能够欣赏到会泽县城全景风光。